声明:本闪小说阅读网所发布闪小说作品及理论赏评作品皆为原创,如欲转载,请事先联系原作者。

闪小说故事内核的三种文学性裂变

热度170票  浏览176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23年9月16日 14:44
  闪小说故事内核的三种文学性裂变

  ——评“美音自在溧阳”全国闪小说大赛优秀征文作品

  文/刘海涛


  读《一见平生亲——2018“美音自在溧阳”全国闪小说大赛精选作品集》,我集中地思考了以下问题:闪小说的故事内核与闪小说的文学创意、与闪小说的情节设置、与闪小说的人物描写,究竟有哪些值得我们充分展开研究和探讨的“正相关”呢?

  根据闪小说的文体特征和创作规律,一篇优秀的闪小说,一般都能用一两句话概括出它的故事内核。按今天的文学读写的方式和特征,我们在瞬间判断一篇闪小说是否具有文学审美价值时,在讨论和交流一个闪小说的构思时,其故事内核是否有着独特性是重要标准。当闪小说的故事内核的独特性包含有特别的文化内涵,包含有启人心智的生活哲理,特别是包含有感人心扉的人性创意,那么可以说,闪小说作者就可以从这3个角度去孕育、提炼这个闪小说的故事内核了;或者说可以从这3个角度去挖掘、展现闪小说的创意了。如果是这样,那么可以说,这篇闪小说的故事内核的独特性和概括性就是符合一篇优秀的闪小说的审美标准。

  抓住了这种与别人不同的独特性和概括性有机统一的闪小说故事内核后,我们应从哪些文学的角度和艺术构思的路径去提炼这篇闪小说的故事情节呢?根据这一篇闪小说故事内核的题材性质和形态,可以让故事内核朝着“留白”的路径去做文学性裂变,把闪小说的另一条、另一层的故事情节内容和它包含的故事底蕴,故意不讲,不写,不展示,只留下一个能给读者展开艺术想象和文学再创造的空间,这条故事内核裂变衍生的路径,实际上是闪小说创作中最需要、最能体现闪小说独特艺术魅力的艺术绝招。
  贵州麻坚的《茶香》就是一篇典型的“留白”情节与创意,让读者开动艺术想象的大脑来思索《茶香》的立意,把玩它的故事内核,想象作品中人物行为方式而带来的人物行为内容的变化。我们先用下列“六句概述法”来还原这篇作品的两条线索的故事:

  1.启动细节:老苏很享受喝溧阳茶。故事从中间开始了。

  2.发展细节(1):老苏两个月前汇了3000元,托成姓网店的店主代买2斤溧阳茶。这里“折叠叙述”了故事的起因(1)。

  3.发展细节(2):店主来电话告诉老苏,因公司搞活动,3000元买到了3斤溧阳茶的原因。这是“折叠叙述”故事的起因(2)。

  4.发展细节(3):老苏一听惊得碰翻了茶。这省略了老苏自责自己做生意短顾客斤两的心理活动。

  5.发展细节(4):小张此刻来买米,老苏回答这么香的茶是溧阳茶。回到故事开头的场面描写。

  6.高潮细节:小张回到家上网也想买溧阳茶,老婆进来告诉,老苏这次给的米够称了。这里从第3个人物的口来叙述老苏商业行为的变化,呼应了发展细节(3)的省略与留白。

  从上述6句话的故事梗概的叙述中,我们发现老苏这条线的故事与小张这条线的故事,均有2个关键情节被省略掉了:第一,省略了老苏惊闻网店店主如此诚信,茶店搞活动省下的1000元照样用在买老苏的溧阳茶上,店主的诚信让老苏对自己平时做生意的不诚信而感到内疚,但这一个改变故事主人公思想变化的关键情节在此省略不讲;第二,小张老婆发现老苏不短称了,而小张不知道其中的原因,“人还是要用诚信来做生意”的立意在此也省略了。注意:这篇作品的真正的故事内核是没有出场的成姓网店店主的“诚信”,改变了老苏平时的“不诚信”;而这个故事内核所包蕴的真正创意不在于溧阳茶的香气与好喝,而在于省略掉了老苏的思想变化过程和故事表层老苏改正过去的不诚信的商业行为。所以这篇作品的故事内核的形态是一条线索的故事推动了另一条线索故事的艺术变化,而这条变化线索的描写:无论在实体情节还是暗含的因果动机,全部留白,给读者留下了一个故事再想象,情节变化原因的再思索的巨大的艺术空间。非常需要强调的是:这种把故事内核和创意内涵的省略叙述,正是闪小说创作现象中典型的、最能代表闪小说文体特征和艺术魅力的创作方法。而贯穿在这篇闪小说中的溧阳茶香气的描写,是闪小说的核心细节一种体现文学性的诗化隐喻和象征,也是闪小说在精短篇幅中扩增诗化隐喻的正宗写法。

  闪小说的故事内核也可以朝“惊奇”的路径去做文学性的裂变繁殖。这就是说,一篇闪小说的故事情节在走向结尾时,一定要有个“转折突变”的结局。这个“转折结局”可以有反转、曲转、斜升等多种变化形态来给读者瞬间的惊奇和冲击,等到读者回过神来,重读作者前面叙述的事件时,才猛然惊悟:这个“惊奇”情节和结局有它的合理性,“即出意外又在情理”的情节效果让读者连连赞叹闪小说“惊奇”结局的艺术魅力和文学冲击力。“惊奇”的路径也是闪小说创作的一个最常见的“常规动作”,不过这样的“常规动作”的叙述,如果过于做作和生硬,露出了匠气和不自然,那就是闪小说创作中最容易被人诟病的致命伤。

  广东谢林涛的《天目湖畔》就是闪小说的故事内核向“惊奇结局”来裂变繁殖的经典“套路”。仍然先用“6句概述法”来梳理作品的故事情节。

  1.启动细节:雯在湖边与绿头野鸭嬉戏交流;

  2.发展细节(1):雯的红色挎包突被黑衣男子抢走;

  3.发展细节(2):雯不追不喊,反而与野鸭进行伤感“对话”;

  4.发展细节(3):抢包的黑衣男子突然来还包、忏悔;

  5.高潮细节:原来黑衣男子发现雯的红色挎包里有一张“角膜捐献登记表”,而黑衣男子坏掉了的左眼正需要别人捐赠的角膜;

  6.结局细节:黑衣男子走了,那头野鸭也回到它们温暖的大家庭。

  好了,用一句话来概括这“6句叙述”的故事内核——黑衣男子抢了雯的包后,发现雯是个绝症患者,并得知她将捐献自己正需要的角膜,于是开始忏悔并革新洗面、重新做人。这个故事内核有两次突变——第一次:雯的包被抢;第二次:雯的包被还。这2次突变的原因一是雯的善举;二是黑衣人的良心发现。仍然是一个人的美好善良的品质改变了另一个人的性格和命运。所以,《天目湖畔》代表了闪小说的故事内核朝结局转折突变的轨迹运行及构思布局的艺术方法。闪小说的精短篇幅决定了它在情节结局上要给读者制造“惊奇”,特别是制造了“惊奇”后,能促使读者思索“惊奇”的原因,并认同理解这个惊奇的原因后才领悟作家的机智创意。在短小的篇幅里让情节迅速转几个弯给读者猛烈的阅读冲击后,再来理顺、认同造成惊奇和突转的原因和结局,这就是闪小说情节的成功,也是闪小说的文体魅力所在。

  闪小说的故事内核还可以从“诗化”的路径让故事内核朝变形、夸张、象征等方向、形态做文学性裂变繁殖。象征、隐喻的诗化细节,可以扩增闪小说的多种内涵创意,就是说,一个闪小说的故事内核能开掘和发挥出它的多层多义的立意,这当然能使闪小说的审美含义和艺术容量扩大化了;而夸张变形后的情节形态,会给读者一个新鲜的刺激,会让读者感到这个闪小说的故事陌生化了,这当然也会推动读者去想象、体味闪小说奇特、变形、超常背后隐藏着的哲理。这也是闪小说创作走向成功和优秀的第三条道路。

  四川廖小权的《逐琴音》,写“我”听到了如泉的琴音,于是划舟、上岛去追寻着美妙的琴声,最后发现这天籁般的琴声来自井中,作者把琴声之美渲染得淋漓尽致,最后却是把溧阳美丽的传说变成了一个梦境。这个故事内核显然是夸张到了变形。黑龙江王立红的《剑殇》,则完全把剑拟人化了,把剑变做观察将军与卢顶的生死决战的观察者和讲述者,这样的“把物人格化”的叙述视角使整个故事内核和情节的描写,相当地新奇。贵州麻坚的《琴音》把焦尾琴的历史传说故事化了;浙江红墨的《焦尾琴故事新说》,则把蔡邕“焦尾琴”的历史传说与现实生活中的盲人夫妻的音乐之缘交错成文,使得这篇故事的内核完全脱离写实的形态,而注入了历史文化的内涵与美好音乐的诗化……上述所列的这几篇闪小说,代表着闪小说创作的一种突破短板,追求诗化,扩大审美信息和想象空间的创作走向。闪小说故事内核朝夸张变形、诗化象征和隐喻多义的方向去做文学性裂变和繁殖,也是闪小说的一种创新性发展的路线和轨迹。

  一个审美含量较高的闪小说故事内核,一定包括有生动地刻画人物独特个性的高质量的写人核心细节。你如果手中握有了一个或若干个写出人物鲜明个性的高质量写人细节,或者说你提炼好了一个完美的、独特的、带有情感因素的写人细节,那这篇闪小说就能刻画出一个留给人们鲜明印象的闪小说的人物形象来。闪小说的特征型人物非常需要这样的高质量的写人细节,一篇闪小说创作成功与否就靠“她”了。

  江苏洪超的《永远的记忆》里有一个这样精彩的能一笔写活2个人物的细节。我们结合“6句话概述法”来概述这个写人细节的内容:

  1.李老得了老年痴呆病,儿子李华带他去全国各大医院去医治,均无效。这是故事的启动细节;

  2.医科大学毕业的外甥小强特意探望李老,也感到束手无策。这是故事发展细节(1);

  3.小强看到了李老的日记,想出了一个治疗李老的方法。这是故事的发展细节(2);

  4.小强带李老去别桥塘马,看到古旧墙上的弹洞和旧战壕,此刻的李老泪流满面,抓起黄土,喃喃地说:塘马,战壕。这是故事的发展细节(3);

  5.小强揭开唤醒李老记忆的秘密:当年新四军16旅有400多位勇士的血肉之躯挡住了日军的枪林弹雨,才让李老他们顺利转移。这是揭开秘底的“跳移情节”。

  6.李老的记忆复活了,他还动情地说:烈士用鲜血浇灌了春花。这是故事的结局细节。

  《永远的记忆》的这个独特细节,一方面写出李老记忆复活所具有的“历史因果”;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小强作为学医的大学生,他超出一般医学知识的人文智慧。这就是闪小说中具备了写活人物的带有“动作性+传奇性+情感性”的高质量细节。

  2018年9月10日

  (原载《微型小说选刊》2018年第29期)


  作者简介:刘海涛,著名文学评论家、二级教授、中国作协会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为中国微型小说学会副会长、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写作学会名誉副会长。出版《现代人的小说世界》、《主体研究与文体批评》、《叙述策略论》、《规律与技法》、《写作的转型与创意》、《小说的读与写》、《现代读写说》、《微型小说学研究》、《微型小说的理论与技巧》、《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等专著。
顶:14 踩:9
阅读感觉评分:
当前平均分:84.19 (88次打分)
【已经有59人表态】
10票
经典
8票
精品
8票
佳作
9票
7票
还好
8票
一般
9票
很一般
阅读上一篇 阅读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