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小说作家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877|回复: 58

[重宇杯] 〖重宇杯评论008〗专拍精华(重宇杯)

  [复制链接]

2890

帖子

63

精华

9

听众
主题
526
积分
20351
记录
26
收听
5

版主

发表于 2018-9-12 22:3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吴宏鹏 于 2018-11-25 21:29 编辑

专拍精华(重宇杯)

  说明:
  1、这属于个人行为,基于交流目的。
  2.只拍精华未入围作品(包括因作者多篇入围而被筛下的,也在此列)。并不是为了划分什么等次,而是因为本次大赛精华作品数量不少,而人的精力有限,这样截取个范围,可以少拍一些。
  3、以拍砖为主,拍马为辅。一般来说,拍砖的时候会比较用力点。所以,若有作者不喜欢作品被人指手画脚的,或自己预计可能承受不住被拍的痛苦的,可以跟帖或私下通知我。若不吭声,默认同意。我会从最早的第一篇精华开始,依次拍下来。
  4、因为认知有限,对作品的言论未必全面,也未必都正确,不论作者本人或其他文友,若有异议,都欢迎提出来探讨,不用有所顾忌,只有探讨,才能使彼此提高认识。
  5、既然煞有其事地搞了一个专贴,要拍当然得认真点拍,既然要认真点,速度也就不会太快。所以,这七八十篇的,估计得一大阵才能完成。
  6、有些作品先前已跟帖拍过,这次再读,可能增加力度,也可能原文复制过来。
  7、虽然平时不喜欢同一句话重复说,但作品这么多,难保不会有同一个问题不断重复碰到的事情,届时可能不得不说。


                                                         五月份

我是律师
文/谢林涛

   饭店靠窗处,谢九一个人,一桌子好菜,几个空啤酒瓶。
  邻桌也是一个人吃饭。黑西装,蓝领带,白衬衣。一菜一汤。
  谢九不屑看黑西装,黑西装却时时打量他。
  谢九上身穿着地摊淘来的黄夹克,下身穿着洗白了的牛仔裤。
  饭店里的客人越来越多。谢九歪歪扭扭站起来,手伸进裤袋里掏钱包。夹克散开,谢九腰际一道金属锐利的闪光,刺在黑西装的脸上。黑西装抬手抚了抚脸,张开口,倒抽一口冷气。一张医疗事故鉴定书被钱包带了出来,轻轻地掉在地上。谢九把钱包里的钱全倒在桌面上后,顺手把钱包扔进饭桌旁边的垃圾桶里。
  谢九一脚轻一脚重走到饭店门口,饭店老板请他留步,说钱付多了。谢九摆摆手,脚踩棉花飘出饭店。
  黑西装也结了账。他弯腰捡起谢九掉在地上的医疗事故鉴定书,仔细看了看;又从垃圾桶里打捞出谢九扔掉的钱包,用纸币擦干净。饭店老板不解地看着他。他微笑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名片,递过去。
  黑西装出了饭店门,紧走几步,追上谢九。
  “小弟,等等。”黑西装手里拿着谢九的钱包,在谢九眼前高高举着。
  谢九瞟一眼钱包,瞟一眼黑西装,脚不停步。
  “你的钱包。身份证,银行卡都在里面哩!”
  “用……用不上了!”
  “小弟,我是律师,你有什么难处,我或许能帮上忙。”
  谢九停下来,充满血的红眼睛死死盯着黑西装。
  “看到右边重宇合众律师事务所的招牌了吧?我就在那里办公。我们过去好好聊聊。”
  谢九沉默着。黑西装挽起他的胳膊,用了点力气,改变了他前进的方向。
  
  
  把大部分篇幅用于细节描写和场景布置,真正在故事情节描写的笔墨反而不多,这是本文的亮点,尤其是通过衣着、行动来刻画人物形象这一环节,有点儿传统味儿。这样也就使得小说中的人物、事件有了踏实感,这也是目前许多闪小说作品所缺少的。谁说字数少就不能做好背景铺垫,就不能做好细节描写呢?关键还是看你对主题把握的分寸,对故事情节布局的智慧含量。
  最后一句语带双关,点亮了主题,呼应了文章标题。
  但这里有几个细节还需再酌:
  医疗事故鉴定书出现得有点太巧了。那“一道金属锐利的闪光”露得有点太随意了。尤其是当这两件事情和一个职业律师凑到一块儿的时候,就显得太刻意了,给人一种演戏的感觉。假如这两个细节和一个人物不凑一块儿,情节的发展或许会有点困难,本文的写作目的或许就不那么容易达到,可凑到一块了,又貌似是个硬伤——这就成了一个难题了。不过,我觉得,若能攻克它,作品的质量或许会更上一层楼。
                                                                        二

                                                                         两跪

                                                                                          文/魏立国

  
  1
  张老伯走进重宇律师事务所,给律师跪下。
  哎大伯使不得。戴眼镜的律师扶起他。
  请你们救救我的儿子!张大伯泪眼欲滴。
  大伯,坐椅子上,慢慢说话。
  律师,我儿子交通肇事,致死人命,逃逸了!
  这得规劝他,投案自首哇!
  要不咋说求你们救救他呢,找不着人啦!
  大伯,你提供线索,就是他可能去的地儿,我们一起来找他。
  2
  达子香马蹄莲野芍药竞相开放着。律师驾驶的车辆风驰电掣。
  山村院外,狗声狂吠。
  李三,在家吗?张大伯在院外喊着。
  张大伯,进屋,刚子我俩刚喝完酒,他去靠山庄姨夫家啦,找他呀?
  你忙吧?
  3
  绿油油的菜园里一人在摘豆角。李路,刚子在你家吧?
  他去后山了,从我这儿拿两千元走的,说有事。
  律师跟张大伯上车就走。
  4
  后山,岩洞。
  你为出名显业绩,送我进大狱,我不回去。
  刚子,我说了,只要你去投案自首,再积极赔偿家属人身伤亡损失。取得受害人家属谅解,按照2017年新出台的司法解释规定,是可以减刑百分之四十刑事责任处罚的。
  百分之四十刑事责任处罚?那能放了我吗?
  如果能判三缓四,监外执行,就等同于放了你,你可以凭劳动,养家糊口。
  真的,效果能达到你说的这么好听?
  我国法律是映射人身暖的太阳。
  5
  朝阳明丽。张大伯领着儿子刚子走进律师事务所,刚子进门给律师跪下。
  刚子,这是干啥?
  我认你为亲大哥,我的人生第二青春,是哥给的。不然我人毁了……刚子热泪涌流。
  起来,我认你亲弟弟!律师说完,脸转向墙壁。八个国标字醒目写着:依循法律,造福于民。
  
  
  1  含蓄一点说,人物对话毫无个性。直白一点说,作品中的人物正在实行“无差别”对话。若再细读,你会发现,事实上,作品的叙述语言和人物对话都已经浑然一体,实现了通篇“无差别”了。也可以这么说,作品里的每个人物都是作者本人的代言人,尤其是当“我儿子交通肇事,致死人命,逃逸了”这样的描述语言竟然出自“张大伯”之口时,更体现了这一点。
  2  虽然偶尔出现个别景物描写,但那特像是找了一些词汇安装上去的,并没有给人真实感,而两个主场所反而都没有任何描写,给人一种感觉:作品中人物似乎是在两个名词之间活动着。(“重宇律师事务所”和“山洞”)
  3  人物描写不真实,比如“张老伯走进重宇律师事务所,给律师跪下。”一进门二话不说就跪下,且慢说“男儿膝下有黄金”,就算是个老年妇女,也未必会这么做吧?起码得先说说事儿,说着说着再跪下——这样似乎更符合常理些。再比如“戴眼镜的律师扶起他”,仅凭“戴眼镜”三个字就完成了一个人物的肖像描写了?再再比如“张大伯泪眼欲滴。”,请问张大伯这究竟是男的还是女的?应该知道,站在第三方的角度看,若能看到对方脸上“眼泪欲滴”的情形,事实上对方已经差不多是“泪涟涟”了。
  4  “如果能判三缓四,监外执行,就等同于放了你,你可以凭劳动,养家糊口。”这句话听起来,不知其他读者有何感想,我呢,是立马会有两种判断:要嘛这位律师是在诱骗对方自首,要嘛他就是准备徇私枉法,不论真相如何都要为张大伯的儿子辩护成“判三缓四,监外执行”。若你的本意不是这样,那作品中律师对张大伯儿子的整个说服过程就是缺少了一个过渡期(包括律师对案情真相的了解)。
  5  文章的“2”和“3”两段的内容不仅对情节发展没有推动作用,也对塑造人物、构筑主题没有任何作用,可以弃之。
  
  综述:
  我们的这个体裁,名为闪小说,之所以不叫闪小品,也不叫闪笑话,是因为,我们是准备把它作为小说来写的,既然是小说,除非有意识地写成荒诞、白描等其它风格,否则,若是正儿八经地写实,就必须做一些基本功的事儿,比如,背景铺垫,场景描写,人物形象,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其最终目的是就是为了两个字:“真”和“实”,在完成真和实的基础上,才能谈艺术,谈特色。如果连这些作为小说的基本的文学属性都没有,那么,作品再“艺术”,再“特色”,也是空中楼阁,虚浮飘荡的。

                                                                       三


                                                                           妈的心思

                                                                                 文/李伯虎

  我打电话回家,告诉妈妈今晚我要带她去吃最爱吃的糖醋排骨。
  妈说:“别破费啦,牙口不好了,嚼不动了。”我叮嘱母亲一定要等我。
  可是,等我到家时,母亲还是没等我,而是独自一人早早就吃饭了。我不由分说,硬将母亲背到车上。
  妻子病故后,我没续弦,和母亲住在一起,妈常挂嘴边一句话就是“你还年轻,再找一个吧,工作哪有完啊!”有时我心里难过,母亲仍把我当孩子看,只有在母亲跟前,才能体会到那种独有的满足和愉悦。后悔没听母亲的话,脾气越来越大,架子越来越足,喜欢别人送的好处,甚至不送礼就不办事。
  一路上,妈妈反复唠叨:“你为大家做了那么多工作,没人会忘记,自己难得有空,就不用惦记我啦!”进了饭店,我将母亲背到餐厅,惹得众人一阵夸赞。妈妈不住地小声说:“这孩子,不用背我,我能走。”她很不好意思。
  我点了那道糖醋排骨。
  妈非常爱吃,尽管妈妈已吃过饭,还是露出一副喜欢的样子。由于没了牙齿,只能在嘴里反复蠕动,却嚼不烂了。看到母亲露出满嘴牙床,我内疚地夹起一块排骨放进自己的盘子里,用手撕用牙咬,将拆下的肉夹给妈,看着妈吃进嘴里,情不自禁流下眼泪。
  妈忽然对我说:“孩子,工作再辛苦,功过也要分明,”母亲伸手擦去我眼角的泪珠:“我从你今天的反常举动,看出来了。”我看着母亲那双深邃的眼睛,读懂了妈的心思,不再犹豫,决定向组织说清楚……

  1、        细节描写不错。情节安排也还可以,写得挺从容的。
  2、        本文主题与大赛主题要求的关联并不大,无非也就是擦了一下边而已,作者可自己归纳一下作品的中心思想,然后对照一下大赛主题要求。
  3、        我不知道作品中的“我”坐的是哪一个位置,但从“向组织说清楚”这句话来看,大大小小应该也是个干部,“甚至不送礼就不办事”—-即便“我”是个山高皇帝远的基层干部,在现在这个社会,若真敢这么直白地去做,他在那个位置上也是坐不了多久的。在真正的官场上就更不用说了,这样写简直就是对贪官们智商的侮辱,不论哪个国家,贪官在官场内的一些操作都不会被外界所知,所以,若没有源素材,建议还是不要去碰触这一块。
  4、        我总觉得“我”“向组织说清楚”的这个决定,来的还是有点跳跃,以文中所写内容,促使“我”做这么大决定的动力显得远远不够。不知其他读者怎么看。
  
                                                                              四


                                         送礼

                                                                       文/孙文胜

  走进门诊大楼,一个穿蓝夹克的汉子恭敬地朝他点了点头。良子顿了下,礼貌地报以微笑。
  六床的老者明天要手术了,他得安排好最后一次体检。住院一周,老人的脸色红润了,说话的声音也洪亮了。按照预期,明天手术应该没问题。
  出了病房,六床陪侍的大娘拦住了路。大夫,听说您家娃娃过生日,我也随个礼。说着,就往他口袋里塞红包。良子慌忙阻隔住说,大娘,这使不得。
  别嫌少哦。大娘还想把红包塞给他。良子转身跑开了。回廊尽头,大娘失落地发了愣。
  六床患者是乡里人。几天里,两个老人舍不得吃、舍不得喝。土窝窝长大的良子,知道农民挣一分钱有多难。
  忙碌一天回到家,妻说,刚才有人送礼了。良子问,你收了?
  我横竖劝不住,呶,1000元红包。
  啥样的人?
  穿件泛白的蓝夹克,胡子麻渣的,一脸倦意。
  良子跌坐在沙发上。
  咋办呀?妻子低头像做错了事。
  良子想了下说,给我吧。你真?妻子惊愕地睁大了眼。
  第二天一早,病人被推进了手术室。良子惊异地发现,推车的就是蓝夹克。那天的手术很成功。脱下白大褂,良子长嘘了一口气。难度太大了。
  隔天,良子和一个人来到了手术室。大娘拉着良子的手说,谢谢您救命大恩了。又指着出门去打水的蓝夹克说,那是我儿子。听说他爹要手术,连夜从打工的地方回来了。
  同来的人掏出个红包递过说,大娘,这是您儿子送给良子的。
  这?大娘的脸上满是疑问。
  那人说,良子怕您担心手术不用心,红包预先交给我们纪监委保存了。现在没事了,退还给您。


  故事叙述得挺顺畅,语言不邋遢,主题感也很明显。但是,关于医生暂时先把红包收下,过后再退还的此类故事,很早以前就见到很多了,新闻、小品,小说都有,所以,这个题材已经被写烂了。别人写烂了的东西我们可不可以再写呢?可以,只是,你必须比前面的都高明,或从主题高度,或从故事情节、谋篇布局等方面有出新出彩之处,方能脱颖而出,否则,搞不好还会被认为是抄袭或者“借鉴故事核”。可惜,本文并没有做到以上所说的出彩或出新。


                                                                                     五


                                                                                 家教

                                                                                                      文/袁锁林


  一直等到儿子十八周岁生日晚会结束,律师叶琪才把儿子叶小刚叫进了书房。
  叶琪笑着说:“小刚,今天对于你,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
  叶小刚漫不经心地说:“成年了呗。”
  “不错,从现在开始,你就是一个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了。”叶琪点点头,收敛了笑容,“你已经成年人了,你与异性交往更属正常,也会更加深入,我想给你普及一些两性方面的法律常识。”
  叶小刚有点惊讶地望着父亲。他想不到父亲今晚会直言不讳这个敏感的话题。
  “你先说说,与异性交往要注意什么?”
  “要尊重女性。”
  “对,违背女性意志发生性行为,就是强奸,就触法犯罪了。这是一条底线。”
  叶小刚不悦,心想这我不知道?但还是点点头。
  “还有,用金钱进行性交易,就是嫖娼,也不可以,同样也违法。也会受到处罚,这也是一条底线。”
  叶小刚又点点头。
  “绝不可以与14周岁以下的女孩子有任何性行为,即使是她主动,也不能碰,这是一道高压线。我希望你记住,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如果突破了底线,碰了高压线,那谁也救不了你!”
  叶小刚虽感觉父亲过于庄重、严肃,与今天生日轻松、快乐的气氛格格不入,显得生硬、别扭,但还是慑于父亲的权威,又敬畏地点点头……
  望着走出书房的儿子已经高大的背影,叶琪的心情并没有因为儿子的频频颌首而轻松,他经历的青少年案件已不少。
  今天,他就受理了一起未成年人遭受性侵案。


  写得很方正,很“法治”,可正因太方正,太“说教”,作为故事,它缺了一点曲折婉转的精彩,作为小说,它少了几分应有的“文学味儿”。


                                                                                                                     六


                                                                                                               还

                                                                                                              文/迟占勇


  我紧紧地抱着这个小包,眼珠几乎一刻不停地盯着它。我感到它像个顽皮的孩子,在我不留神的时候,就会跟别人跑了,那可就坏了!
  该到站了吧?天还没亮,车厢里的人们还在昏昏欲睡,但我总觉得有几双眼睛不时地瞄向我这里,我可得留神!一天一夜了,我的眼睛几乎眨都没眨一下,我感到睡神就要登门了,千万不能大意!我揉了揉眼睛,打起精神,哎呀,这个该死的小包!
  “陈家庄到了,有下车的旅客请下车。”
  我紧紧抱着小包,随着不多的人流下了车,这是个北方小站。外面风还很凉,我连累带饿,就觉得浑身发冷。我打听了,就是这里,再倒一辆汽车,就该到那个县城了。
  中午时,我终于疲惫不堪地来到了那个县城。小县城还很热闹,人来人往的,我打听到那家人的住址,决定傍晚时再行动。
  也没心思吃饭,钱也不多了,买了一个烧饼,对付一下算了,唉,这叫啥事儿呢?
  终于挨到傍晚,我悄悄地来到那家大门前,大门紧闭,我敲了敲,听见里面有女人的声音:“谁啊?”紧接着就听见有脚步声走了过来,我赶紧把小包放到门口,撤到一边墙背后观察、。就见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开了大门伸头往外探望,然后发现了那个包,她捡了起来,犹犹豫豫地关了大门。
  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飞也般地逃离这里。
  去公安吧,他们已报了案,希望有个轻的判决。
  那天,当我在一列火车上偷了这个包打开发现是一大包珠宝时,我就后悔了!这东西太值钱了,我不敢要!不敢花啊。
  看到刊登珠宝丢失案的报道后,我就下了决定,送回去,否则我的良心受不了。(580)

  
  平淡叙述,却暗藏波涛,紧紧咬着包袱不放,故设悬念,却又不显造作,了无痕迹地揪着读者的心,一路阅读到尾。作品已经很成熟,主题也彰显了出来。可惜,作为法治主题下的参赛作品,它却差了半条街:“我”的“还包”行为,并非因为法治意识的觉醒,而是因为良心上的不安--这样就与本次大赛要求的法治主题之间有了这半条街的距离了。其实良心不安和法治意识觉醒是可以并行的,在作品中可以兼容的。


                                                        七



                                                  桃花源新记


                                                               文/凡夫微言


  当代某山中,地质队员探矿为业。依图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树林。方圆数百步,满目荒凉,草木凋零,沙尘蔽日。队员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沟壑,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轻装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一村落。茅舍简陋,土地贫瘠。有垃圾,污水,残垣之属。道路泥泞,偶闻犬吠鸡鸣。其中往来蹀躞,男女老少,衣衫褴褛。间有反应迟钝,表情木讷,流涎傻乐者。见队员,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讨要吃喝,抢食干粮饮料。村中闻有外人,咸来围观。自云:先年超生避罚,携妻带子,来此躲避,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年,乃不知改革,遑论开放。队员谈及外界现状,皆叹惋。及至路边几户,均家贫如洗,并有卧榻之人。
  队员停两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卫计委道也。既出,徘徊寻觅,便缘回路,处处志之。及队里,诣领导说如此,领导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环境科学家,高瞻院士,闻之,准确定位,带徒前往,细研深究。月余,因果查明:桃花源上游工厂排放有毒有害物质,严重污染下游水源及耕地,从而导致村民聋哑痴呆,非残既病。遂将检测数据及时上报,环境保护主管及行政执法部门联合行动,调查取证,重拳出击,对排污工厂实施查封扣押。并依据《环境保护法》和《水污染防治法》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


  1、若不是对古文颇为熟悉,建议还是不要用它来写作,因为搞不好就会出现歧义、语法、半土不洋等问题,当然,除非您原本只打算借此娱乐一下而已。
  2、文中“自云:先年超-生避-罚,......”一段,和后面的情节在主题上南辕北辙,互相牵扯,导致本文主题指向不明。
  3、关于第2点中所说的这一段,除了主题方面不搭以外,总感觉作者似乎是有意强硬添加上去的,不知是为了发泄什么,还是为了揭露什么,亦或仅仅只是为了增加点内容?但不管是什么目的,这种有所牵涉的话题还是建议尽量少涉及,我们的字数太少,要把一个这样的东西写明白很难,搞不好还成了论坛的后患,因为你的文字发出来以后,除非论坛搬迁时丢失,否则都会一直存在,不知道何时何日他会成为敏-感内容被挖掘出来。也借此希望文友们以维护我们这个交流环境为重,不要为图一时之快,拿我们的交流环境,拿论坛这么多人的努力来做赌注!

                         
                                                      
  
  
                                                  灯
                                                文/黎凡
  
  当文强摸进熟悉的小院落时,伴随着一声吠鸣,一条黑影从柴垛上扑了上来。
  阿花!文强低喝一声。
  黑影愣了一下,立即晃动着尾巴低鸣不已。响声惊动了屋内,一个苍老的声音传来,阿花,谁啊?
  文强轻轻推开门,见母亲正摸索着划火柴点灯。文强扑在母亲面前,一口气吹灭油灯,低声哽咽着说,娘,别点灯!
  母亲浑身一颤,手抖得厉害。黑暗中,她摸着文强的头发、脸庞、身体,老泪纵横。她说,儿啊,你终于回来了!你好瘦。
  文强拉着母亲的手,问,娘,这村的其他人呢?母亲说,都搬走了,他们打工赚了钱,嫌这山沟穷,新房子都修到梁上去了。这村子没人住了。
  文强哦了一声,说,你跟哥嫂住去吧,你一个人留在这沟里咋行呢?
  母亲拭着眼泪,笑了。她说,儿啊,你一走就是七年三个月零两天。如果我也搬走了,你回来找不到家啊。这次回来就不走了吧?
  文强没回答,一会儿就响起了鼾声。黑暗中,母亲长长叹了口气。
  鸡叫第一遍时,文强惊醒了。继续逃,还是不逃?前几天,他电话咨询了家乡重宇合众律师事务所,电话线那一头,律师给他讲了很多话,并亲切地告诉他,投案自首是唯一的选择。这么多年来,亡命天涯如惊弓之鸟的日子,他真受够了。
  母亲早早起来,她将煮熟的鸡蛋和几百块钱捂在文强的口袋里,指着屋后的羊肠小道,说,儿啊,走这边往右拐,没人会看见。
  晨曦中,母亲满头的白发迎风飘动。文强扑通一声跪下,咚咚咚磕了三个响头,踏上村前的大路,朝派出所方向走去。
  
  
  作品的情节发展,细节描写,人物刻画,都比较接近自然、真实,尤其是“母亲”的表现,正如刘浪老师所言,“没有高大上”。可见作者的创作心态,还是比较趋于平稳扎实的。
  有三个建议:
  1、“前几天……是唯一的出路”,这一段情节明显出现了痕迹(尤其是“重宇合众律师事务所”这样的表述—这种全称表述,属于比较正规严肃的场合或文字所用,不太适合“文强”在此时的处境和心境下的表述。),让人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在插入主办方相关因素时,比较勉强,使得作品的叙事、情节、细节等发展方向,到了这里都有点走样了。
  2、标题“灯”,并不是很切合作品的主旨,或者可以这么说,你的作品实际创作出来以后,并没有如你所愿地,完美地表达出你所要表达的东西。我们并不知道,你这篇作品的重心是想放在“母亲”母爱的感化作用上,还是律师的一番言辞上。虽然它们都可以是“灯”,但“灯+灯”未必还是“灯”。
  3、从一个独立作品的角度,只要消化掉第一点所说的那个痕迹,就是个不错的作品了。但从参赛的角度看,作品并不是很适合本次大赛主题要求。由作品的着墨重点可以看出,“文强”最终选择自首,并非完全出于自身法治意识的觉醒,也不完全是被法治观念所引导。其实,若不是勉强地加入了那一段关于电话联系律师的情节,本文的主题可以说与“法治”几乎不搭边。
  





                                                                                                                               


                                                  泥菩萨

                                                                                                                         文/文章破

  间隔这么长时间,竟无一人把电话打过来。
  这让王守城颇多焦躁。
  尤其是小区门口最近多了几个行迹诡异,被他视作便衣其实是几个卖水果的商贩之流。因其短斤缺两,或被小区保安催缴地摊费,频频出现的吱吵谩骂声,都会让他觉得这帮人为了做足戏码,是在刻意而为。
  王守城假设,如果他贸然走出去,即刻就会有两个人从后面跟上来,分从左右靠着他,叮嘱自己:配合调查,尔后强行带上一辆早已等待在路边的车,由于被戴了眼罩,行驶路径根本无从分辨。
  小区最近发生一起盗窃案。窃贼盗走了百万现金,是夜,夫妻争吵;清晨,女主人坠楼而亡。事发后,物业加派了保卫力量。巡逻人员结伴打着手电,在小区不见路灯的楼巷间来回穿梭,电光柱忽高忽低,忽远忽近,有一次,那光柱竟然直接打在王守城住宅的窗户,光影投在墙壁上,惊出他一身冷汗来。
  丈夫责怪妻子不该报案,由此自毁前程,妻子觉察到是非利害,果然做个了断。明明知晓些缘由,王守城却觉得,期间的种种举动无一不是朝向自己。
  同时不乏埋怨,如果这帮人对他足够信赖,懂得通风报信。他说不定能够反败为胜,起死回生,总不至于让人牵着鼻子走。
  为求自保,断了自己与这帮人的联系,他提前更换了号码。此事早已被他忘却的一干二净。
  王守城哪能知道,自从得知调查组要下来,一天打他电话的人没有上百也有几十人。大网铺天而下,落在网里的鱼虾蟹将都在挣扎,求救声不绝于耳。而他,垂丧在家,茶饭不思,身体暴瘦,活脱脱成了一樽泥菩萨。


  情节整体构造不错,尤其是插入小区内的那个事件,貌似与主干无关,实则却是间接地对这尊泥菩萨进行更加到位的心理描写,这比起纯碎单纯的心理描写更有力度。
  不过,以下几个点我觉得需要再推敲:
  1、王守城就这么直接地换掉手机号码,躲在家里了,这是不是有点儿像小孩子般地天真了?而他就这么一直在家里躲着,竟然没有发生点什么事,是不是本部门的其他人以及相关部门的一些人,都有点儿太弱智了?
  2、从“同时不乏埋怨,如果这帮人......”直到结尾的这一段描写,我以为,都不符合现实官场中贪官们的“智商级别”。具体的我就不分解了。
  我还是想说那句话,对于官场中人的活动,我们并不了解,在不了解的情况下写出来的细节,很容易让人一眼就看出破绽来。所以,不了解的东西,建议最好还是不要去碰,如果非要写官场不可,可以把角度拔高一点,尽量不去陷入具体操作的细节中,否则,像论坛中许多官场作品一样,这么笃定地把那些如此低智商的情节硬栽给他们,真的会把贪官们活活给气死的。



                                                                                                                



                                                老同学



                                                                                                                 文/凡夫微言



  张君,眼科主治医师,昔日,与吾师出同门,并且同科共事。张君技术平平,志欲为官从政。
  当年,张君竞聘医务科长失利,一怒之下愤然辞职,携妻带子迁往外地。初,讯息往还,互报平安。后,无端失联,音容互违。
  毕业二十周年同学聚会,张未到场。问及同学,对张君现状皆语焉不详。据悉,张现供职于B市W民营整形美容医院。
  前年春,余赴B市参加学术会议,会后有暇,前往W整形美容医院寻访张君。
  W医院环境优雅,清洁温馨。甫入大厅,专家栏内,张君巨照赫然在目,不乏学者气质,彰显专家风度。近观文字介绍,出乎吾之所料,专家姓名:李某。毕业院校:普林斯顿大学。技术职称:教授博导。国际整形专家,欧美重睑顾问,亚洲丰胸大师,韩国美臀指导......。文字与照片大相径庭,遂咨询导医小姐,答曰:本院并无张君。余寻友未果,郁怏而归。
  去岁末,余被电话招至院办,与来自B市两位律师握手相见。律师言:此行受张君所托,恳请原单位领导及老同学为其提供有利证明材料。问其故,答曰:张君利用虚假身份信息,逾越执业范围,为院方创收,为本人谋利。且发生重大医疗事故。日前,W医院已被勒令关停,张君因涉嫌非法行医罪和诈骗罪被提起诉讼。(485字)


  1、在主题构筑,结构布局方面,这篇作品相对于你的前一篇好多了,看起来通畅,完整。
  2、情节方面,稍有顿挫,但还是平了些。
  3、叙述方面,依然有阅读障碍,关于古文写作的问题,上一篇已说过,这里就不重复说了。
  4、一些人物名、地方名称,建议最好不要用字母、某君之类代替,这样让人感觉很假,很不专业。除非你能在情节和人物、细节描写等方面做得特别突出,写得特别逼真,方能勉强弥补这一缺陷。
  5、标题“老同学”取得随意了一些。是不是如此,建议你自己做个测试来验证一下:如果把作品中的“张君”与“我”的关系换成儿时伙伴、同事或其它关系,是不是对整个作品的阅读感觉、主题、情节等方面都不产生太大的影响?那么,假如真的把这个关系兑换了,标题是不是也不得不得跟着换?
  


                                                                           十一


                                             举报人是谁

                                                                                                            文/王丽英

  接到头密旨,去一个律师家搞破坏,掠来财物归己有。这是头第一次“法外开恩”,他窃喜。
  按密指,他找到律师家蹲点,见没人出入,便撬开门锁。他惊愕,堂堂大律师,家里一贫如洗,挖地三尺,也没翻到钱。
  他恼怒地破坏,在砸碎的床头柜里层,发现个精致的盒子,他像发现新大陆,急不可待地打开,里面是一摞获奖证书和军功章。他坐在地上,最后希望也破灭了,今天真要一无所获?他一气之下踢翻了盒子,一张结婚照从证书中掉出来。是他?他忙拿起照片仔细辨认,果然是他。
  “郑国庆,律师,在xxx中荣立一等功”,他救过自己命,永远忘不了他的模样。
  在一次抢劫中,自己不小心暴露了目标,被头打个半死,弃到荒郊野外。他爬了一夜,才爬到郊区附近的马路边,向路人求救,可过路的人像躲避瘟疫一样躲他,是出差的律师路过,把奄奄一息的自己送到医院,救了他。
  他骗律师说,被流氓打劫,虽然说谎对他是家常便饭,但那次他觉得脸红。
  他记住了律师的模样,想报答,好几年没机会,因为他没留姓名。今天歪打正着,破坏了他的家。他惭愧至极,觉得自己在做一件欺师灭祖的事情,一股热泪涌进心底。
  他小心翼翼地把证书和奖章装进盒子,放回原位,迅速离开。
  三天后,电视直播,某公安局破获轰动全市特大持枪抢劫杀人案,犯罪嫌疑人一并落网。公安局贴出告示,感谢为这起重大案件提供线索的举报人,特发酬金一万元,请随时领取。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他悄悄撕下了那份公告......


  1.语言中透着一股驾轻就熟的成熟叙事味道。节奏感,张力,节俭都做到了。
  2.故事情节紧凑,随着环环相扣的情节,核心亦层层剥开。
  3.可惜的是,见底之时没有产生预期中的那种强震撼。
  4.结尾这一段的去留还需再细细琢磨。
  5,标题有故意夺人眼球之嫌,你的故事,不论情节安排,或整体表现,都不是真正的悬疑故事。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也并不是与这样的“悬疑”标题关联有多大。
  6.“在xxx中荣立一等功”,在什么时候什么事件上立功?最好编一个逼真一点的出来,用XXX代替,就“逼假”了。其它体裁的小说作者们都在尽力往“逼真”靠拢,怎么我们的闪友们却一个个在往“逼假”上赶呢?好像写得真实一点就会惹祸上身的似的,总是遮遮掩掩吞吞吐吐的。
  7.虽然有律师,有案件,但主题还是与“法治”关系不大。

                                                                                                                  十二

                                                  胸罩



                                                                                                                    文/宫照同

  一只胸罩。
  这只吊在对面楼阳台里的胸罩,正对W家;W站自家客厅里,看得一清二楚。
  红色胸罩,娇艳惹眼,两个罩杯凸出,像只蹁跹的蝴蝶。
  W久视。
  妻揶揄:想入非非……
  W在想:这只胸罩从年前就这么吊着,久没人动,难道屋里一直无人?那胸罩的主人是谁?她在哪里?
  春节已过,各行业陆续上班,街面鞭炮声此起彼伏,人们又开始了新一年“老死不相往来”的忙碌……
  W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胸罩——凶兆?莫非……
  一日,W发现北楼屋里有人:警察,还有穿便装的,“咔嚓咔嚓”拍照,闪光灯闪烁。
  许久,人去楼空,重归平静,好像什么也没发生,那只胸罩仍静静地垂着。
  自此,W有无数猜测,且莫名地有些不安……
  “砰砰”,敲门。
  请问你们找谁?
  来人很客气:打扰了。我们是公安局的,想调查个情况。掏出了证件。
  警察透露,最近北楼房东在屋里发现一具女尸。死者系外来打工女青年,去年就租住此房。你们跟对面楼很近,属“空中邻居”,有权利也有义务报告案情。当然,这跟案件没直接关系。我们想调查一下,你们最近发没发现北屋有什么异常现象?比如,屋里有没人、多少人、都是些什么人、在干什么……
  W和妻子能提供的唯一信息,就是春节前,确切说是小年前,屋里好像住着三四个男女青年。小年后,直到现在,屋里黑白不见人影,那只胸罩一直无人动过。
  许是保密,警察未过多透露案情。道谢,又走进了另一家……
  送走警察,W抬头,发现那只胸罩仍静静地垂在那里,心想:它是死者的吗?(598字)


  1、作品的优点这里就不说了,袁锁林老师已有赏评,他的看法我基本赞同。所以这里我们把重心用在拍砖上。
  2、关于作品主人公用字母代替的问题,在拍砖前面几篇作品的时候已提过两次,前面说过的话这里就不重复了。只想问两个问题:1)你的创作目的是什么?是否希望你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印象?那么,像这样的“字母人”有望给读者留下印象吗?2)或许,我们可以做一些测试,比如,拿一些大家所熟知的作品来,用代入法试试——假如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四人,作者当初给他们取的名字不叫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而是叫A、B、C、D,请将他们代入,然后阅读一下,看看是什么感觉。或许您会说,鲁迅先生笔下不是有一个用字母代替的人物吗?没错,但那是有意而为之,他想塑造的是当初那个时代普遍存在的一种“精神”,围绕这个名字,他是有经过一番解释的,况且,作品中还是为阿Q这个人物的真实名字做过了探讨的,比如:“我不知道阿Q姓什么,有一回,他似乎姓赵,但第二日便模糊了”“阿Q说自己姓赵,所以他的名字应该叫做赵阿贵。而阿Q说自己其实和赵老太爷家是本家,但是自己落魄了,这也招致了一顿毒打,阿Q从此不敢说自己姓赵。”--这表明他并非只是简单地用一个字母来代表一个人物。
  3、作品主题与“法治”几乎对不上。当然,基调已定,无从更改,离开了这个赛场,它还是个不错的作品的。
  


                                                                        十三


                                       小棍子的家
  
                                                                                                           文/车厘子
  
  
  
  裘伯在儿童福利院门房工作了近30年,捡到的包裹里有不少是有先天缺陷的婴孩。
  可是就在昨天,大门口出现一个硕大的编织袋,上面写着“新年礼物。”里面是上百件儿童毛衣。
  又过了几天,裘伯瞧见有人从车上抬下大包往门口扔。他冲出门房撒腿追,那车已绝尘而去。
  又是新年礼物四字,里面是百余条儿童棉裤。
  院长亲自爬高爬低调整了门口监视器的角度。
  这天,监控录像里出现两小伙,费好大力从一辆小车里往外拖个大包。
  裘伯窜上前揪住其中一个高小伙儿。
  “裘爷爷,我是小棍子啊!您不认识我了?”
  “小棍子?”那个瘦成柴禾棍的小男孩?
  ”当年就是您在这门口捡的我呀!”
  院长闻声出来:“呦,是你呀!现在这么壮实,病全好了吧。”
  小棍子笑得和小时候一样憨:“全好了。这不,我在童装市场做点小买卖,几个摊主想着快过年了,给弟弟妹妹们送些新衣服尽尽心意。”
  裘伯拉着小棍子的手:“那咋不大大方方送进来?”
  小棍子眼睛红了:“是那边的爸妈不让我回。他们治好了我的病,对我很好。可这里,也是我的家呀!”(425字)
  

  1、叙述语言、情节安排都比较顺畅。
  2、主题与大赛主题要求不搭。
  3、比较表面化,缺少一个能够支撑主题的核心情节(或细节),所以整个作品显得平淡无奇。




                                                                             十四



                                                   风刃

                                                                                                                          文/王福日


  那天的风里有雪的味道,边城湿冷灰暗。
  刘二撞开麻将社的木门,刚喊了一声“抓..赌..咯!”就被几个人兜头摁在了地上。刘二看见几个赌..友虾米样被反绑了手,个个表情颓靡,屋子里没有开灯,气氛压抑沉重。
  还真他..娘....的抓...赌...哦。刘二撅着屁股被死死摁在两块方砖参差的缝隙上,他感觉脸被某种锋....利的东西划破,有血....腥.....味道从地上透进鼻膜。
  刘二看到按住他右手的人从腰上拽出扎带,他知道,被这东西锁上,他就再没有机会了。他的怀里就揣着一柄水果......刀,三天前,他刚用这柄水果........刀.......扎.....倒了一个夜归的女子,抢.....了她的钱包。
  要跑!一定要跑!刘二趁着那人抽扎带的工夫,一弓身子,使劲蹬在了那人的裆上,那人哎呦一声松了手,刘二顺势从怀里拽出.....刀.......子,那几人见他有了武......器,忙齐松了手,刘二转身就逃。
  这是一个城乡结合部的棚户区,刘二再熟悉不过了,他知道,最安全的地方,就是几里外的大山,只要钻进大山里,一时半会儿警察是抓不到他的。
  跑!一定要跑!刘二脸上坠着血,一路狂奔,他感觉风刮得更紧了,像把把....刀........子样割着他的脸,但他不能停下来。
  很幸运,他如愿以偿冲进了莽莽大山。
  那天夜里,110接到了一个奇怪的求救电话,那人说自己在大山里迷路了,又冷又饿快要死了,接线员问他具体位置,那人想了许久,忽然叹了口气,“唉!还是算了吧!”再打过去,已经没人接听了。
  第二天黎明,那场雪到底还是下来了,洋洋洒洒,边城银装素裹,劲风冲刷着街道,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588字)



  1、刘二最终并非落入法网,而是被一场“洋洋洒洒”的大雪埋在了深山里,但之所以会出现这样悲催的结果,归根究底还是因为这个“恢恢天网”在起着关键作用:刘二已是一个触犯刑法之人,这头顶上的法网,就如我们下象棋中的“空头炮”一样,这一枚“炮”就那样架着,任你再厉害的棋子也插不进中间来了。他不敢去辨别在麻将馆里“抓...捕”赌...友的那伙人究竟是不是真警察,他不敢在向110求救中透露自己的具体位置。他就这样被这个“空头炮”给逼死了。作品情节转折自然且多出人意料,叙述轻松流畅。
  2、但是,建议以后使用词语尽量以网站安全为重,这不是我们自己的要求,这是大形势所迫,希望能理解。再说了,闪小说字数少,本来在叙述、情节上,就应多追求些含蓄与张力,一些词语如此直白的用出来,就如一个莽夫打拳,动不动就把力气使尽,又何来后劲?(本文因部分词语对网站安全不利,不再贴于原帖下。)
  


  至此,五月份的精华作品已拍完。六月份起,拍砖中不再提与大赛主题之间的关系,不再于原帖下回复。(2018-11-2)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越心 + 1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为了论坛安全,请文友们发帖时注意敏--感词,谢谢!

2890

帖子

63

精华

9

听众
主题
526
积分
20351
记录
26
收听
5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5 21:3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吴宏鹏 于 2018-11-25 21:36 编辑

                                                   六月份

                                               

                                           别花兜里的钱

                                               文/魏立国

  强子在日本料理餐馆门前,碰到了五叔。
  五叔,您什么时候来的,要进去吃饭啊?
  啊,前几天,真碰巧了,这么大的上海,能碰见你。五叔说。
  整好,五叔,进屋我请客。
  五叔跟强子走进屋。
  两人落座。
  五叔,您想吃点什么,我去点餐!
  随便,你点什么,我吃什么。
  强子起身去点餐。
  一会,他端着餐盘回来。五叔,吃吧!这饭菜可口。
  两人开始吃饭。
  吃着饭,强子问五叔,五叔您来上海做什么?
  呃,浑身奇痒,来华山医院看看病。
  哦,这的华山医院很有名,来看看吧。
  强子,你在这儿做什么职业呢?
  挺大个公司,做点业务。
  那效益能很好吧?
  是,绩效工资,有时还能有奖金呢。
  呃,那珍惜,好好干吧!
  两人吃完了饭,五叔从兜里掏出一百元钱,递给强子。
  强子,拿着,吃饭钱不能让你花,你还没成家呢,攒着吧。
  这……五叔,不差这点钱。
  攒着吧,兜里的钱不要花。五叔的脸色严峻起来。
  两人站起身时,五叔说,强子,跟我走,别回公司了,你父母想你双双经常病倒,回家吧。
  五叔,我……
  武婶来上海看病,都看到你在车上干什么啦,别做害群之马啊!当初邻居五叔不知你在这儿做什么,知道了就想马上来找你,可是我在一次抓歹徒时受了伤,现在才好,我眼见退休就到了,跟所长请膺,我一定要找到你啊!
  啊,五叔,我……强子眼里溢了泪。
  走吧。回去自首。
  五叔,我……跟您回去。

  强子跟五叔走出屋,屋外是晴空碧蓝世界。
  五叔跟强子走出南京路步行街,寻找巴士,奔往虹桥机场……。


  1、写得比较含蓄,比如,五叔和强子的“巧遇”,比起直接了当地找人含蓄。比如,没有在吃饭时直接揭穿,也是一种方式上的含蓄,是一个富有人情味的处事方法。
  2、有一些语句在表达方面还需再酌。如“当初邻居五叔不知你在这儿做什么,”此话的一个作用应该是想交代一下人物之间的关系,但是,“邻居五叔”这话若从第三方说出尚可,本人这么说,有点不符实际吧?假如改为“邻里邻居的,五叔也关心你啊,当初不知道你在做什么......”之类的,是不是更顺畅一点?另,“武婶”应该是笔误吧?
  3、本文若作为一个长文的片段还好,但作为独立作品,情节少了些曲折,细节少了些精彩,主题少了些深度,总体看起来,感觉只停留在浅层。

为了论坛安全,请文友们发帖时注意敏--感词,谢谢!

1万

帖子

43

精华

24

听众
主题
144
积分
69466
记录
60
收听
15

版主

发表于 2018-9-12 23:01: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挺好的。应该还有吧?

点评

还有很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9-12 23:11
“双拥杯”微小说大赛拉开神秘的面纱,欢迎您的参赛!

2890

帖子

63

精华

9

听众
主题
526
积分
20351
记录
26
收听
5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9-12 23: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邱天 发表于 2018-9-12 23:01
这个挺好的。应该还有吧?

还有很多。

点评

真好!期待中……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9-13 06:39
为了论坛安全,请文友们发帖时注意敏--感词,谢谢!

1万

帖子

43

精华

24

听众
主题
144
积分
69466
记录
60
收听
15

版主

发表于 2018-9-13 06:39:23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好!期待中……
“双拥杯”微小说大赛拉开神秘的面纱,欢迎您的参赛!

3093

帖子

76

精华

5

听众
主题
157
积分
51981
记录
0
收听
1

钻石闪人

发表于 2018-9-13 07:0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闪小说需要拍,大拍,重拍。赞!

483

帖子

15

精华

32

听众
主题
69
积分
8413
记录
0
收听
0

银闪人

发表于 2018-9-13 10:05:48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交流该如是。支持吴老师!
小小说究竟是重技巧、形式,还是重主题、审美呢?

3990

帖子

73

精华

39

听众
主题
294
积分
24529
记录
0
收听
0

钻石闪人

发表于 2018-9-13 10:26: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好,吴老师您就拍吧,我有个学习的机会,我的作品就缺少谢老师文中的细节,支持吴老师!

8417

帖子

21

精华

56

听众
主题
471
积分
48591
记录
1
收听
0

钻石闪人

发表于 2018-9-13 12:49:50 | 显示全部楼层
精益求精好!

收藏,学习!

3860

帖子

50

精华

8

听众
主题
261
积分
110224
记录
0
收听
2

版主

发表于 2018-9-13 17:3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功德无量,这才是为闪小说办的最好最实在的事!

8081

帖子

170

精华

16

听众
主题
323
积分
119524
记录
0
收听
5

版主

发表于 2018-9-13 18:3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吴老师拍得好啊!学习受益。

1819

帖子

53

精华

9

听众
主题
459
积分
22546
记录
0
收听
2

版主

发表于 2018-9-14 11: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热忱期待!

1135

帖子

9

精华

4

听众
主题
163
积分
10215
记录
7
收听
2

版主

发表于 2018-9-14 19:5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拍得好,文学作品,有争议,有评论是好事。
2023年“双拥杯”微小说主题征文大赛欢迎您!时间:6月10日―7月31日,官方投稿邮箱:695747814@qq.com

2890

帖子

63

精华

9

听众
主题
526
积分
20351
记录
26
收听
5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9-14 22:4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几位老师的支持和鼓励!会的,一定会用力拍的。
为了论坛安全,请文友们发帖时注意敏--感词,谢谢!

5999

帖子

49

精华

16

听众
主题
288
积分
30838
记录
0
收听
0

版主

发表于 2018-9-16 21:2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宏鹏老师拍得好,大赞,这样有利于作品的思索,改进!精妙!

点评

谢谢支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9-21 18:41

2890

帖子

63

精华

9

听众
主题
526
积分
20351
记录
26
收听
5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9-21 18:41: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路欢歌xzks 发表于 2018-9-16 21:29
宏鹏老师拍得好,大赞,这样有利于作品的思索,改进!精妙!

谢谢支持!
为了论坛安全,请文友们发帖时注意敏--感词,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闪小说作家论坛|手机版|触屏版|小黑屋|闪小说阅读网 ( 闽ICP备2025097108号-2 )

GMT+8, 2025-9-14 19:50 , Processed in 0.247496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