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小说作家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85|回复: 2

【转】以小见大——也谈小小说的艺术特色/冷月潇潇

[复制链接]

2890

帖子

63

精华

9

听众
主题
526
积分
20351
记录
26
收听
5

版主

发表于 2011-8-9 19: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以小见大——也谈小小说的艺术特色

冷月潇潇

    巴尔扎克说:“艺术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小小说正是这样一种微雕艺术。以小见大,以微显著是小小说的本质特征。
  优秀的小小说往往捕捉生活中的一朵小浪花,摄取一个小镜头,或者是抓住生活中某一“闪光点”作文章,材料体积十分有限,却能在方寸之地积聚起巨大的爆发力,彰显艺术魅力、显现艺术高度。譬如莫言的《女人》:    
  我哥哥用骡子驮来了一个年轻女人,眼睛很黑,看上去很忧伤。哥哥对我说:“弟弟,这个女人,是我们共同的媳妇。将来她生了孩子,也是我们共同的孩子。”
  那时我只有十六岁,见到女人就羞得满面通红。我哥上山去砍柴,剩下我们俩在家。她教会了我和她睡觉,让我知道了男人和女人睡觉,是天底下最好的事。后来,我哥被狼祸害了,她就成了我自己的女人。我哥死后的第三天,我想和她睡觉,她说不行。但到了第四天晚上,月亮出来的时候,她在黑暗中摸摸我的手,说:“来吧。”我问她:“你不是说不行吗?”她说:“昨天不行,今天行了。”
  寥寥二百余字,作家以看似简单的生活细节,表现的却是人性这一宏大的主题,深刻地揭示了生活哲理,引起读者心弦的颤动。王蒙在《我看小小说》中如是说:“小小说是一种敏感,从一个点、一个画面、一个对比、一声赞叹、一瞬间之中,捕捉住了小说——一种智慧、一种美、一个耐人寻味的场景、一种新鲜的思想。”莫言的这篇小小说,正是通过女人在“我哥哥”死后第三天和第四天夜里的言语对比,将庸常生活中看似普通的一件小事,上升到人性的高度,意蕴丰赡,耐人寻味。
  又如鲁迅的《立论》:
  我梦见自己正在小学校的讲堂上预备作文,向老师请教立论的方法。
  “难!”老师从眼镜圈外斜射出眼光来,看着我,说。“我告诉你一件事 ——
  “一家人家生了一个男孩,合家高兴透顶了。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客人看, —— 大概自然是想得一点好兆头。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谢。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做官的。'他于是收回几句恭维。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顿大家合力的痛打。
  “说要死的必然,说富贵的许谎。但说谎的得好报,说必然的遭打。你 …… ”
  “我愿意既不谎人,也不遭打。那么,老师,我得怎么说呢?”
  “那么,你得说:‘啊呀!这孩子呵!您瞧!多么 …… 。阿唷!哈哈!Hehe!he,hehehehe!’”
  《立论》无疑也是以小见大的典范之作。小说写的是微小的事,反映的却是大主题。作者以一个“梦”的形式,用近乎寓言的笔法深刻批判了是非不分、圆滑虚伪的处世态度,笔锋直撄民族劣根性,不愧大师笔法。
  有评论家强调,小小说要在刻划人物与巧妙构思上下功夫。说得不无道理。然而,鲜明的人物形象、突变的情节、巧妙的构思固然能提升小小说的艺术感染力,却并不能体现小小说的艺术高度。只有深厚的意蕴才是小小说的灵魂。而要在小小说有限的篇幅中包孕深厚的内蕴,作者必须深谙以小见大之道。
为了论坛安全,请文友们发帖时注意敏--感词,谢谢!

1050

帖子

2

精华

7

听众
主题
49
积分
2708
记录
0
收听
0

铁闪人

发表于 2011-8-10 08: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与欣赏!
实名:陈松  又一个网名:巴安

1966

帖子

16

精华

16

听众
主题
72
积分
10685
记录
1
收听
17

金闪人

发表于 2021-10-9 23:5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轻轻一闪,闪出美丽世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闪小说作家论坛|手机版|触屏版|小黑屋|闪小说阅读网 ( 闽ICP备2025097108号-2 )

GMT+8, 2025-9-14 05:30 , Processed in 0.12783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