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江雪 于 2016-6-21 19:53 编辑
【作者简介】喊雷,1938年生。中国作协会员,富平作协名誉主席。作品入选北大语料库、高考中考试题、初中教科书(s版)、土耳其大学教程。获中国人口文化奖、国务院香港回归征文奖、全国“我最喜爱的微型小说”奖(5次)、中国微型小说学会年度评选奖(9次)、柳青文学奖、中国作家书画邀请展创意奖、中日书法联展妙品奖、中国﹒渭南当代文化名人奖等奖项60余次。出版《喊雷小说选》等文集5部。入选《世界名人录》。在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毛泽东文学院等单位举办的中国作家书画作品展上,其画作《宁静致远》荣获最高奖。
那盏路灯 四爷家后窗是一条窄窄的小街巷。 四爷在世时,不抽纸烟抽旱烟,省下钱来给这条小街装了一只10瓦灯泡的路灯。入夜,小街巷亮亮堂堂,如皓月当空。 四爷死后,他儿子拆除了这盏路灯,只在后窗上面留了一个装有玻璃的方洞,让屋里的电灯一举两得地里外照明。入夜,小街巷若明若暗,如雾里挑灯。 四爷的孙子长大成人,将这间屋子修葺一新,作了洞房。后窗前的那盏电灯,被屋顶正中的豪华的100瓦吊灯取而代之。至此,入夜,小街巷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 十余年后,四爷孙子的儿子说:“爸,屋后小街巷太黑,阴森森的,早就该装一盏路灯了。” “孩子,为这盏路灯,我前年就给市政府部门反映过了。可这些当官的高高在上,哪里还想得起咱们老百姓的疾苦!”
守候 那天夜晚他到镇上去。路过路口,他听到旁边路上有脚步声。他记得那段路积水未干,于是把电筒光射向那路面。孰料那路上的行人不仅未趁灯光明亮之际赶紧走,反而驻脚不前了。好像布在这路上的不是一束亮光,而是一柄利剑,一个陷阱。于是他把电筒光移到自己正走着的路上来。此时,那边路上就传来有人跌倒和****的声音。他赶过去,伸手要搀扶她。她拒绝了。他看到了她满面的疑虑和惊恐,于是他到路旁折枝为杖说:“你拄着它走吧。电筒也给你。”“你没有电筒怎么办?”“我常走夜路,惯了。”“我怎么把电筒还给你?”“你非还不可,也成。明晚,我还要返回,你叫人到这儿等我好了。”说罢,他就走了。 次日午后,她早早就拄着那截柳枝,在丈夫的搀扶下,来到路口守候;连续几个傍晚,她都在路口守候。直到后来,听说前几天的晚上,有个男子失脚摔死在前边鹰嘴崖下。她终于明白:这个电筒,永远也还不到他手中了。于是,她把这截柳枝栽插在她家院子里;把这电筒珍藏在她的奁盒中。如今,这株柳树已在院地投下的婆娑的绿阴。一年又一年的清明节晚上,她都要来到三岔路口守候,打着电筒,让电筒光照着那条通向镇上的大路,直至次日天明。
心障 拂晓,他就背上画夹走出帐篷。走着走着,忽闻有潺潺流水声。原来有一条小溪挡住了去路。溪宽数尺,奋力一跃,似乎可以越过;入溪蹚水,似乎可以涉过。然而晨雾朦胧,虚实莫测,他不敢贸然过溪。正犹豫间,见身旁有被雷电劈断的数株松柏,便用以搭桥。小桥铺成,过溪便无惊无险、如履平地了。 由于一路顺风,他赶在日出之前登上西峰,一幅水彩写生,转眼间就完成了。待朝阳趋散山间雾霭之后,他欣欣然蹦蹦跳跳地沿原路返回。当他来到距小溪十来步远处,不由得笑了。他笑他太胆小了,眼前的小溪太微不足道了。它宽不过一大步--抬腿就能过去,可他今天清晨居然还在溪上架桥。真是多此一举! 然而,待他走到他架设的小桥旁,却怎么也笑不出来了。他倒抽了一口冷气:乖乖,这脚下边哪儿是什么小溪?这里原来是这两架山峰之间的一线天哪! 他不由得倒退了一步,又一步。被他惊慌的脚碰滚下去的石头,过了大约几分钟之后,坠落谷底的响声才传上来!他不由得又倒退了一步,又一步。他呆呆地看着“小溪”上平铺着的树干和今天早晨大步走过时留下的脚印…… 然而此时,他不仅未能从这座桥上走回去,而且连在这儿多站一会儿、多看一会儿的勇气也没有了。因为他的双腿在不由自主地颤抖。
乾隆贡纸 范老师满天下的“桃李”之中,最大、最红的,莫过于毕业于美术学院的吕欣。吕欣不画画,改行经商,成了县城的首富。他不忘师恩。当他迎娶市模特大奖赛冠军时还派专车去请范老师来贺喜。 腊月初八是吕欣三十寿辰。吕欣给范老师送了请柬。范老师想起吕欣是国画系毕业的,于是花888元买了一刀徽宣乾隆贡纸作为寿礼送去。 寿宴席散,范老师告辞。吕欣挽留说:“学生想与老师长叙,务请老师留宿一夜。”说罢就吩咐保姆,叫她照料范老师的起居。次日晨,保姆说:“经理夫人要我转告老师:您昨天送来的乾隆贡纸质量很好。夫人要我问问范老师,这纸在哪里才能买到?” 范老师取过纸笔,把买这纸的店名写好时说:“不瞒您说,这么贵重的纸,我平时也舍不得买来用。我想知道你家夫人她说这纸好在哪里?” 保姆道:“她说这纸果真如包装纸上广告词说的那样:柔软、洁白、浸润好、拉力强;而且这纸又宽又长,想用多大就裁多大,比那窄窄一小块的安尔乐、护舒宝可强多了。”
是否合格 媳妇说:“快过年了,孩子外婆家叫你帮他们买几十斤猪肉。你今天给捎回来吧。” “我是负责往猪肉上盖检疫合格章子的,老是从肉市上把肉往回扛,瓜田李下,别人看见,说不清楚。还是你自己去买好了。” “我不去,我怕买到坏猪肉。” 娘插话说:“你怕啥?那几个常来咱家吃吃喝喝的屠户,你又不是不认识。常言说熟人好办事。你去肉市上买他们的猪肉,准不会吃亏上当。” “糊涂!”检疫员急了,大吼一声,“不能!千万不能去买他们的猪肉!他们卖的,十之八九是病猪肉、母猪肉、注水肉!要买好肉,你就到你不认识的屠案上去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