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一湾浅蓝 于 2016-3-6 21:14 编辑
老六有三子一女。十年前,老伴去世。大儿第一个搬离了老屋,相继二儿,三儿到广东打工,在城里买了房。七女儿去了深圳安家落户。老屋只有他一人。
儿女们逢年过节,给老六三、五百元钱。就是回老屋也是吃顿饭,匆匆离去。 儿女们叫让他离开老屋,到城里去享享福。老六去二儿的城市待了几天,可他用不来智能钥匙,开不了大门;就是吐痰,也不敢乱吐,想想还是乡下方便;想早点起床,儿子说会打扰家人休息;想吃粑和的饭,媳妇说不好吃,他也只能忍气吞声;想到街上去耍,可找不到一个熟人;就是上厕所,常忘了放水冲冲,媳妇说他,也自知理亏;想煮煮饭,不知加水多少,不是少,就是多。他难过,只好又回老屋。 他想,在老屋自由自在,想吃什么,自已去种,成熟了,自己去收。
七十八岁老六,真的老了,各种并发症折磨着曾经劳累过度的身子,走起路来也蹒跚,眼睛也越来越模糊,耳朵也越来越不中用,手脚也越来越不听使唤。 他就隐映在小山村竹林湾的三间土墙房子里,常常站在院子门前看着蜿蜒的小路,想着家里那时拥挤与闹热:4个儿女相继长大,挤满了一屋的子孙。有人嘲笑他说,三个儿子,三间屋子,媳妇也找不到,即使找来,也只有在竹林里,天为被,地为床。
村里的老人一个接着一个的离开,留下了仅有的几个。孤独和冷清,从没有过的,让老六最终决定不拖累子女,在一个冬日的安祥地长眠在了那张自己躺了78个春秋的木床上。
作者:余仕清,四川省荣县县委统战部副县级干部,邮编:643100,QQ:323434562,联系电话:13890036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