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闪人
威望18 金钱103
日志0相册0
分享0性别女
自我介绍笔名:苏萍 浅溪紫萍
退休高工。喝海河水长大,金水桥畔立志,曾在柳江河边和长江沿岸劳作,如今在异国他乡笔耕。用朴实的语言、短小的篇章,写远行途中美好的见闻、纷繁世间动人的故事和人生路上深刻的感悟。曾出版过散文集等《一个没有说完的故事》《旅途的歌》《他乡的明月》《浅溪紫萍》《周游毛伊岛》《斯坦福华人骄子》《实用数码摄影技巧》等七本书。
主题2
积分150记录1
收听0
新新闪人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改革初期年近50的张工来美国留学。十年完成攻博,艰苦创业,立住脚跟;十年举家移民,安居乐业,充满希望;十年儿孙满堂,呕心沥血,奉献余热。转眼年近80,老骥伏枥,风烛残年。
曾经高智商、高收入的高级知识分子,变成眼花耳聋、思想迟钝的老头;曾为装修新家自己粉墙铺地不辞辛苦的多面手,变成什么都干不动的懒人;曾经白天黑夜围着孙子转,吃喝拉撒全都包的专职保姆,变成生活不能自理的人。
岁月不饶人,改变着张工,也改变着周围的人。十年爹是一家顶梁柱,爹啊多保重,全家敬重绝无二话;十年儿女立业,爹要多支持;十年孙辈成长,爹不工作就多干点家务,对健康有利。80以后张老每况愈下,爹啊爹,养老院是您最好的归宿,有吃有住,万事自己不操心。
谁知老人运气差,登记抓阄排队,要等十年才能住进养老院。与儿商量能否继续在家住。儿说:
“我们都在忙事业,孩子都在忙学业,谁来照顾您?而且孙辈都已需要自己的空间,咱家的住房越来越显挤。”
张老深感寄人篱下的悲哀。儿说:
“您还可以回国去养老。咱家不是还有老房子?”
“老家现在依然条件差,谁来照顾我们俩老?”老爸几近哀求。
“不就少活几年吗?”儿甩手就走了。
俩老搀扶着跨大洋回故乡。不到三年老爸撒手人寰。
儿打越洋电话问老妈:“咱家的房子卖了吗?把我那份遗产寄过来。”
“你爸已经把全部钱交给最好的敬老院,我的余生有着落。”
老妈妈已经泣不成声。只听见哐的一声电话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