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红月亮 于 2020-7-23 17:04 编辑
1938年的那场洪水 文/代应坤 洪水打着滚冲进李台子的时候,郝木匠正和大嘴在老槐树下面玩“老虎吃小孩”。 5月天发大水,从来没有过的,一些人喘着粗气跑过来,直喊不好,郝木匠一推棋盘,棋子倒了一地。 李台子离郑州花园口五十里地,四周洼,中间高,十一户人家,十一个姓氏,这个由南来北往的逃荒者聚集而成的孤零零的村庄,显得很特别。 李台子的人,每年种一季小麦,靠天收;农闲时就下黄河捕鱼,捕鱼人家少不了渔船,但陶李氏和崔三爷两家例外,他们没有劳力也没有钱,只有药罐子常年不离左右。 浑浊的黄河水一路咆哮,浪花不停地敲打着李台子,还有5尺,就要淹没村庄。郝木匠找来钢锯,让大嘴配合,一口气锯下5棵大柳树;又找到斧头、凿子等工具,一阵“叮叮当当”之后,木船就成了形。 水,眼看着与岸平齐。 陶李氏、崔三爷两家4口人走进新船。 每条船只能坐4人,多了就不稳当。眼下的10条船坐满了人,只剩下郝木匠一个人在岸上,挠头,傻笑。 水,很快爬上了郝木匠的裤管。 这时,崔三爷高喊一声“我留下”,准备往岸上爬,大嘴等几个男人也开始动弹,郝木匠见状,操起一根长竿,对着船舷一阵猛推,船顺流而下...... 郝木匠不愧是郝木匠,他用斧头、锯子在那棵百年老槐树上垒了窝,人们救下他的时候,他已下肢瘫痪,虚弱成一滩泥。20多年来挂在嘴上的“有恩报恩,有爱偿爱”这句话,他不是随便说的。 郝木匠是我的曾祖父,8岁那年他成了李台子的孤儿。
(568字)
通联:北京市海淀区阜石路甲69号西山国际城七号楼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