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小说作家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白沙地

叶雨闪小说作品网络研讨会总汇

  [复制链接]

2827

帖子

27

精华

5

听众
主题
176
积分
44401
记录
5
收听
0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6-5-8 11:35:35 | 显示全部楼层
012  【叶雨闪小说研讨会】读叶雨老师《黑豆》有感
黑豆是一条狗。主人王老五跟儿子进城了,撇下黑豆没人管,成了一条典型的留守狗。邻居的厌恶和唾骂让黑豆只好也进了城。可是城市之大,寻找一个王老五太不容易了。于是,城市里又多了一条流浪狗。可是城市的狗很多,地盘也有划分,不是黑豆想在哪呆就能呆的地方。为了生存,黑豆只好屈尊去讨好狗老大,最终成为城市流浪狗的一员。直到有一天,黑豆跟着狗老大遇见了“狗世界” 的红房子,在挨了一脚后却意外遇见陪同孙子的狗狗去看病的王老五,最终在获得狗老大的开恩后又回到王老五身边。
     故事内容和情节看似简单,却让人在读完后感觉有什么东西在喉咙处噎住一样。这条进城大潮中的黑豆,是幸运的还是悲苦的,那进城的艰难历程,受人白眼和欺侮的个中滋味,还有那红房子内外的差别,所有的一切都在彰显农民工的艰难处境和为生计所迫的不易。这是一群生活在城市底层的人群,他们需要社会和政府更多的关心和支持,需要城市人更多的理解和包容,而不是轻视他们,放任他们。
     而文中王老五和孙子的对话也很扎人。在村子人们都知道王老五跟儿子进城享福去了的时候,黑豆却听到王老五要去工地搬砖。在乡亲们面前,儿子装孝子,把父亲请进了城里享福;在妻子面前,却唯唯诺诺,让年迈的父亲去搬砖。所幸孙子说:“有我呢,谁再敢嫌弃你!”让人心底还是多了一丝丝温暖。但是王老五说国家有了新养老政策,意思是以后儿子可以不尽赡养义务都推给国家?
      叶雨老师的语言功底相当扎实,小说内容特别有血肉,人物形象极其丰满,心理活动十分细腻,语言和思想张力很大,这与他的生活经历和所见所闻当然密不可分。在他的文章中,可供我们学习和效仿之处太多太多了!
不断学习,不断创作,不断进取。

2827

帖子

27

精华

5

听众
主题
176
积分
44401
记录
5
收听
0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6-5-8 11:36:04 | 显示全部楼层
013【叶雨闪小说研讨会】浅读《一只痴情的鸡》

  有句话说得好,文学来源于生活,可是又高于生活。叶雨老师的《一只痴情的鸡》就是这句话最好的诠释。
  桂花病了,男人玉柱杀芦花熬汤给桂花喝,这都是我们老百姓最常见的生活,所以说文学来源于生活,很接地气。如果接着写桂花病好了,玉柱又接着去打工了,那么这只能算是生活记录,不高于生活的记录能算文学作品么?当然不算,于是叶雨老师很巧妙地把它和社会现象揉合在了一起,这让文章马上亮了起来。
  玉柱给金羽配对。在我看来,这是转折,它要与社会现象揉合在一起。金羽对几只芦花母鸡仍然不闻不问,愈发地没有精神。这是铺垫,它为玉柱后来说的话起了很好的衔接作用。
  MD,城市人都时兴找小姐了,这只鸡还如此痴情!玉柱自然而然地说出这句话,它不仅是玉柱内心的旁白,也反映了一种可悲的社会现象,这也是桂花之所以哭的原因。
  《一只痴情的鸡》告诉我们,文学一定要来源于生活!祝愿叶雨老师佳作多多!
不断学习,不断创作,不断进取。

2827

帖子

27

精华

5

听众
主题
176
积分
44401
记录
5
收听
0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6-5-8 11:36:29 | 显示全部楼层
014三笑之妙——《乔老爷上任》读后
  谢林涛
  
  读《乔老爷上任》,我的第一感觉是好看。
  我等小民,大都有侠客情结,不是自己梦想做侠客,就是希望身边多几个侠肝义胆的朋友。此篇闪小说中的干巴老头,正是传说中虽其貌不扬,却身手不凡,来去无踪,剑胆琴心的侠客。
  当然,就算作品的主人公有着侠客身份,如果写得不好,作品中的人物不能呼之欲出,也是不好看的。此篇能给我好看的感觉,主要是作者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主人公别的表现不说,我这里单说他的三笑。
  主人公出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一声冷笑”。冷笑回应乔二极度张扬的开口大骂,以柔克刚,主人公英雄胆气立现。此一笑也。
  “老头身子一飘挡着乔二,笑着说:‘老爷也是练家子?’”,此二笑也。这一笑,讽刺、挖苦,尽在不言中。你乔二为了独吞家产,连自己的手足都要置于死地,你真了得啊,功夫一定不错嘛。怎么现在就吓得屁滚尿流了呢?另一方面,这笑也表现了老头胜券在握的从容。
  “老头搜出乔二的官印,笑着指指乔庄。”此三笑也。这处的笑,更多的是目标达到后的欣慰。乔二这个无德不仁之恶人遭到惩处,不仅断了买官之路,也毁了老巢。老头为民除了一害,堪当高兴。
  俗话说得好,艺高人胆大。艺高之人,怎样表现其胆大?叶雨老师笔下老头之三笑,即是一种很好的表达。
  再说点题外话,也是本人对作品的一点疑惑处。乔五这个人物后文没有再提及,那关进后院地窖里的他,不是会被烧死吗?可不可以把老头写成就是乔五妆扮的?
不断学习,不断创作,不断进取。

2827

帖子

27

精华

5

听众
主题
176
积分
44401
记录
5
收听
0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6-5-11 20: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015独特的细节 深刻的意蕴
  ——叶雨老师闪小说印象

文/石渔

  小说的情节可以虚构,但细节必须真实。一个独特的细节对于塑造人物形象,提升作品主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纵观叶雨老师贴出的二十篇闪小说,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几篇:
  一、《感恩的鱼》
  这篇作品结尾有个细节,二蛋生气地说村长把送的鱼喂猫了。瘫奶说了一句:村长家的猫狗吃了,也忘不了咱。看似轻描淡写的一句话,一下子点亮了全篇。瘫奶的善良淳朴可亲可敬可爱,甚至几分迂腐,跃然纸上。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值得大力提倡和弘扬。可以说,文中的“瘫奶”是我国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的缩影,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这个细节如果往深处想,也意义非凡。你想,为官者本来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换句时尚的话是就是人民的公仆),村长给贫困的瘫奶办低保,是执行党的政策,天经地义,无可厚非。但就是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到了底层到了农村,变得复杂起来。一些村干部把手中的权力、把国家的惠民政策当成捞取实惠的工具,君不见,文中的二蛋给村长送王八送鱼,村长一句客气的话也没说,并且当着人家的面,喂狗喂猫。村长把人家的感恩戴德当成了理所当然,基层的腐败由此可见一斑。
  二、《解闷》
  这篇作品用讲笑话的形式,看似东拉西扯不着边际,看似“形散”,其实“神聚”。这一点是通过两个独特的细节对比体现出来的。细节一:二蛋集上卖鸡,发现少找顾客钱,急忙去追。结果回来后,跑掉一笼鸡。细节二:二蛋为村长克扣五元卖地款而上访,乡干部给了他五元钱让他停止上访,二蛋不干,说要的是理。这两个细节看似矛盾,其实非常统一。不是我的,再多的钱也不要;是我的,一分钱也别少给。这体现了二蛋做人做事的一个原则,由此看来,二蛋的形象非常具有普遍性、典型性。这个人物塑造是成功的。
  另外,这篇作品结尾的细节也耐人寻味。“老蔫看着老门、看着二彪,又看看屋外。屋外,仍在下雨。”老蔫在想什么呢?结合前文,老蔫可能在心里骂自己太懦弱,是啊,两条狗之间的事,谁能管得住?就因为那条母狗是村长家的,老蔫怕事呀,若村长让他赔人家狗的青春损失费,可如何是好!哈哈,老蔫想的太多啦。
  三、《表舅爷赴宴》
  大家都知道《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时不时惹事,幸好唐僧一念紧箍咒,悟空马上就老实了。我觉得现在的为官者,也特别需要亲朋好友时不时念念“紧箍咒”,使其的思想杂念及时消灭在萌芽状态。《表舅爷赴宴》这篇小说中的表舅爷,就是给“我”(一个财政局长)念“紧箍咒”的贵人。这篇作品有个对话的细节,“我”当了官得了失眠的毛病,经表舅爷手持桃木宝剑一指,失眠不治而愈。当然,这是戏谑。表舅爷找出了“我”失眠的根源——私心杂念太多。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为官者需要抵抗的诱惑实在太多。看别人吃拿卡要,你眼红了;看别人左拥右抱,你动心了,看……找到了病因,处方自然就开得准,在文章的结尾,我们看到了表舅爷给“我”开的处方——清廉乃为官之本。读到这里,不禁会心一笑,表舅爷真乃高人也!
  叶雨老师的佳作很多,不一一列举了。理解偏差之处,请叶雨老师及各位师友批评指正!
不断学习,不断创作,不断进取。

2827

帖子

27

精华

5

听众
主题
176
积分
44401
记录
5
收听
0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6-5-11 20: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016 幽默的魅力

                                                                                                                               杨功战

  从《傻丫》开始,而后《一只痴情的鸡》,叶雨的这二十篇闪小说,可以说我是“手不释卷”看完的。说实话,看当今的闪小说,很少有这么能够让我一气看完这么多的。略一回味,原来是叶雨小说中的幽默太迷人了,我完全是被叶雨文中幽默的魅力所迷惑。
  傻丫对“我”无微不至的护理,看到“我”的命根子“万事大吉、万事大吉”的时候,“我”激动地搂着傻丫鸡啄米似的亲了几口。结果,傻丫把“我”告了。要么处罚“我”,要么“我”娶她。傻丫,这个战争时代纯洁的护士,在叶雨的笔下,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傻丫》
  在外边打工的玉柱听说媳妇生病了,急忙回来,又是请医又是拿药,还杀死了鲁花老母鸡给媳妇熬汤喝。失去了芦花的陪伴,公鸡金羽蔫蔫的没了精神。玉柱很懊丧“MD,城市人都时兴找小姐了,这只鸡还如此痴情。”为了挣钱,打工的劳累让出门在外的打工人,忽略了留守在家的女人的心理感受。玉柱的那句话是骂鸡呢?还是骂人呢?让读者在莞尔一笑时自己体会。——《一只痴情的鸡》
  跟着万有养鳖发了财,村里人富裕了,可是没有新生儿降生了;后来在万有的鳖饲料里发现了避孕药,万有被公安“请”走了。村里的GDP下去了,超生潮回来了,当然让村主任窝火了,“这不是咸吃萝卜淡操心嘛”。让人对此也是无语的笑笑。——《鳖事》
  村里的瘫奶为了报答村主任对自己家低保的关照,让孙子二蛋把王八给村主任送去,被村主任剁吧剁吧喂了狼狗;把两条鱼送去,又被喂了猫。瘫奶很有“心到神知”的虔诚,“他家的猫狗吃了也会记着咱”。这一篇,让人读出了马克·吐温的意味。——《感恩的鱼》
  幽默小说,不是笑话,不是段子,首先是在小说的基础上,在前缀上幽默的韵味。钱钟书的《围城》,老舍的《四世同堂》,果戈里的《死魂灵》,马克·吐温的作品,无不透露着幽默。
  曾经和文友交流过,幽默感的获得,不仅仅是俏皮话。幽默是一个人的学识、素养、修为、胸襟等等的综合体现。只有多读书,读好书,开阔眼界,广泛汲取,下笔时候自有神助。
  看完叶雨快乐老师的这二十篇闪小说,我深信,叶雨老师已经娴熟地掌驭了幽默,期待着读到叶雨老师更多的佳作!
不断学习,不断创作,不断进取。

2827

帖子

27

精华

5

听众
主题
176
积分
44401
记录
5
收听
0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6-5-11 20: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017 [叶雨闪小说研讨会]荒诞滑稽出妙笔
   
     --品读叶雨老师的《一只痴情的鸡》和《解闷》
                    
                  文/卓尔
      通读了论坛上推介的叶雨老师的二十个篇目,不胜欢喜,那样平淡的语言竟然能成就那么多耐人寻味的作品,而每个作品又往往隐含着一个深刻的社会议题,奇,不由我不叫奇!
      读后我再三告诫自己,一定要勤学多练,学习,学习,再学习!除此之外,细细品味,给我的感觉是,叶雨老师的作品不同寻常之处的原因之一就在于荒诞滑稽,并能在荒诞滑稽之中,引发深思,给人以教育启迪,呈现这特色的作品,似乎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有过农村生活经历的人,有谁会相信一只大公鸡的忠贞不渝?实际生活中,一个大公鸡,有个三妻四妾是再正常不过了,而且它能做到的是走到哪里就“巡幸”到哪里。不然怎能有“骚公鸡”这样的定义?
      可在叶雨老师的《一只痴情的鸡》中,桂花与玉柱家养的大公鸡“金羽”对自家的“芦花”就偏偏情有独钟,以至于玉柱买回来的一只、几只都不能让它满意。是荒诞还是神奇?
      何以会有如此精妙而又荒诞的情境呢?回顾作品,我们不难发现,玉柱是在南方打工的,所以独自在家的桂花看到两只鸡的“耳鬓厮磨”就会睹物思人,也自然就会有“心里暖暖地、痒痒地”的感觉。鸡人同理,各有所需啊!因而桂花的“人没有伴孤苦,鸡也一样”堪称妙笔!
      但更奇更绝的还得说是文末的那几句:
      玉柱很懊丧,郁闷说:MD,城市人都兴找小姐了,这只鸡还如此痴情!
      桂花狠狠瞪着玉柱,忽然哭了。
      读到这里,有谁还会叩问“公鸡的忠贞”是否合情合理?反正我感到一种沉闷:农民出外打工是一种生计的补贴,可在夫妻生活上又何尝不是一种扭曲?这其中隐含着一个多少深刻社会议题啊!
      同样的荒诞,或许未必真的荒诞,好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再品味一下叶雨老师的《解闷》。
      雨,开篇是雨,结尾“仍在下雨。”因雨不能打工赚钱才会出现三个农民工的打哈哈凑趣,因此说,雨即是线索也是情境。正是这样,雨中的三个“段子”就显得艰即笑又可怕了。
      可笑的是,人物“老蔫”讲述在自家狗赛虎与村长家的母狗“交欢”时“我”的反应:
      我说,赛虎也是,沾惹它干啥!捡块砖头砸过去……
      何以至此呢?难道真的是在讨狗闲吗?已经不是一个孩子的年龄了吧?可笑与否?又是否是闲笔?
      直至人物“二彪”的两个“段子”讲完,我们才渐渐有了答案。
      但首先我们还是要说一说这两个“段子”精妙之处:
      一是“段子”中的二蛋竟然就是人物“老门”,也可以说是“一闪”;
      二是“二蛋”(老门)的“二”也的确“二”的可以,为返还少给买主的钱,跑掉了一笼子鸡,为五块钱上访;
      三是这些行为恰好构成了一个正直而又近于斤斤计较的可爱可笑的农民工形象。
      但我们必须还得真正注意到,三个故事浑然一体地塑造了农民工的形象的同时,农民与“村长”(当官的)之间的问题也随之突显,以至于作为农民形象出现的“老蔫”竟然都不愿意让自家的狗和村长家的狗“到一起”,“二蛋”(老门)竟然会为五块钱讨说法。
      可想而知,因五块上访是荒诞的,因返还少找给买主的钱而跑掉一笼子鸡也是滑稽的,但由此引发出的社会问题则是客观存在的。如此的创意当说是奇而又奇,我想用拍案叫绝恐怕不为过吧?
      在我看来,平淡的语言,荒诞滑稽的情节,加上了富于表现人物突显主题的细节,充分表达了作者的人文关注和社会责任感,不失为叶雨老师闪小说的一大特色。


      作者:林国彬,长春市双阳区西双阳大街1455号
      邮编:130600,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闪小说学会会员
不断学习,不断创作,不断进取。

2827

帖子

27

精华

5

听众
主题
176
积分
44401
记录
5
收听
0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6-5-11 20: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018换个方法砸核桃——叶雨闪小说赏析
文/刘瑞娟
小时候喜欢吃核桃却害怕开核桃,捏着核桃用锤子砸时常砸住手 ,用门轴挤又会把核桃仁挤得稀烂。现在有好工具了,用一个凸型的薄金属片,从核桃尾部插入后轻轻一撬,核桃就从中间分离开来。我是边吃核桃边赏叶雨老师的闪小说的,嚼着核桃赏美文,你说有多惬意就有多惬意。
当一个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反腐倡廉”就会成为这个社会的主要话题,写反腐之类的素材,得掌握适当的角度和方法,就像砸核桃,方法不对时反而会砸伤了自己。叶雨老师写的反腐之类的作品,就采用了另类视角应用了好方法。
先看《真相》:老马县长在任期间“六亲不认”,孩子买房子都拿不出首付,退居二线后,却在5.12地震之后拿出十万元来赈灾,以至于在去世之后还有人去纪委告状,要求彻查他的经济问题。要知道在中国“逝者为大”,哪有拿去世的人来问罪的?接着,老马家来了一群开宝马奥迪的干儿子,这下可让某些人抓到了证据:原来老马的钱都便宜了外室!
一步步把老马以伪君子的面目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每个读者看到这里都会说:当官的没有一个好东西。最后,让“以揭露黑幕为己任”的记者解开了人们心中的谜:原来那些年轻人是老马助养的孤儿,十万元是老马的稿费。老马的三本书表明了他的人生观:——《回首:坚守良心》,《欣悦:回报桑梓》,《淡定:拒绝虚荣》。此时,一个正直清廉的老县长的形象清晰的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在叶雨老师的笔下,还有几个好官,其中《表舅爷赴宴》中的我,就是一例。整篇文章看似一家人逢喜事欢聚畅谈,说什么表舅爷挥举桃木剑驱鬼辟邪校清廉,其实还是“我”的本质清廉。常言道:自己不哭,眼里没泪。如果不是“我”的本性清廉耿直,桃木剑再挥也无济于事。
《奇医秦明章》中的方知县,也是一位清廉的好官。文章开头“方知县连日烦躁郁闷,憔悴萎靡,百医不效”,一句话,抓住了读者的心,方知县为什么“连日烦躁郁闷,憔悴萎靡”而又“百医不效”呢?接着,奇医秦明章主动找上门来为方知县治病。所谓的奇医一般都是性格孤傲嫉恶如仇的,而秦明章却一反常态,先是演奏《浔阳秋水》,后又扮演小丑为方知县取乐,不用一药一石治好了方县令的病症。“人问秦明章:先生药石未动而力祛沉疴,愿闻其中高妙。答曰:心病心医,非药石之所能。大人今病于郁结,久厌逢迎故也。心病心医,无他。
人未尽其详,曰:何以知也?
明章曰:一闻于民声,二观之尊颜。老父母官声勤廉,卓有政绩而面带愁烦,精神不振。乃不胜官场酬酢尔。”
   原来方知县是一位好官,久厌逢迎,疾病郁结。奇医甘愿屈身救治,是因为对方县令的爱戴。
腐败,是社会经济发展中产生的肿瘤,人人提及都深恶痛绝,诊治肿瘤有一个办法就是“介质法”,用好的药物把肿瘤包裹起来,不让它长大。作家是社会的医生,用自己的笔多写写好人好官,好人好官就是整治社会肿瘤的最好的介质。
好了,不多说了,接着吃核桃。
作者QQ:778338971暮春之月
不断学习,不断创作,不断进取。

2827

帖子

27

精华

5

听众
主题
176
积分
44401
记录
5
收听
0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6-5-11 20: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019【叶雨闪小说研讨会】永远的江山美人
---谈《凤鸣姑苏》的古典艺术
       叶雨老师用古典的笔法,再现了古典的传奇。这不是一个神话,这是来自人间的佳话。作者用古典的笔法,让故事通古贯今,成为古典的传奇,传遍人类历史的长河。
       作者善用古典的素材,营造古典的气息。吴越争霸也是千古传奇,范蠡献西施救主复国的历史故事已深入人心。这是中国一个大乱时期的经典历史故事。读到此故事,一种幽故的气息就扑面而来。
       作者善用衬托的手法来突显凄绝的情怀。他用鲜明的衬托来表现女子的美丽,用花和月衬托那娇美的容颜,用对左邻右舍的爱和帮助体现她内在的心灵美。把一个女子的外在美和内在美叠加在一起,这就突显了一个真正而纯粹的江山美人。
       文章的古典气息更体现在全文整散合的语言。文章主体运用了散句,用以明确地记叙详细的情节,表现情感。但同时也运用了如古诗词般的整句,来表现那古典情怀。如“桃之夭夭,灼灼其丽,子之于临,光艳如玉、”在如诗经般的清新气息之中,明快的节奏之中,让我们体会那那似淇水边的高尚风情。时已过,但情永恒。这是文章在语言上整散结合的功效。
       要演绎一个古典故事并不难,难在演绎一个永恒的传奇,难在让故事印入人心,但本文做到了。本文以宏大的开拓创新的主题,以雄浑的气势,成就了古典故事的经典。
       作者巧妙地将女子放在一个国家的宏大背景之下,来表现一个古典女子的情操。让她在家与国的选择中,突显个人的情操,表现一个弱女子在家国面前一种毅然绝然的无悔选择。
       通过一个女子在情爱与国爱面前的表现,表现了那种君子的坦荡与赤诚。家是她的家,国是她的国,作为一个天下为公的女了,她没得选择,只能直面苦难的国运,凄淡的前程。
       作者更巧妙地通过在献身之后的羞辱与强颜欢笑中,以那种一个男子汉都无法表现的坚强完成了一个忍辱负重的经典角色,这是一个神话,一个古典美女演绎的古典神话。
       本文在浓浓的古典气息中,展现了一个古典女子演绎的古典故事,表现了古典情怀。虽经岁月流,但这个故事流传不息,从古到今,成为人们心中的经典。



地址:江苏省常州溧阳竹箦中学
电话:13625112596
QQ:110353569
邮编:213351
姓名:洪超
邮箱jianxiaokuangsha@sohu.com
不断学习,不断创作,不断进取。

2827

帖子

27

精华

5

听众
主题
176
积分
44401
记录
5
收听
0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6-5-11 20: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020  读《一只痴情的鸡》

                       文/李文全


只有桂花
在竹林深涧
读懂了金羽与芦花的爱情
叶雨老师有意在桂花的心河
扔进一块石头
涟漪把玉柱捉进小说中
假玉柱之手
让芦花魂断鹊桥
爱情悲剧就一个独角
配对跟选美
原来仅是一场闹剧
痴情鸡
负心汉
桂花的哭泣
又揪了谁的心


姓名:李文全
地址:四川省广安市兴安下街40号爿中美食
邮编:638000
手机:13541982267
邮箱:liwenquan0826@163. com
QQ:1615318240
不断学习,不断创作,不断进取。

2827

帖子

27

精华

5

听众
主题
176
积分
44401
记录
5
收听
0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6-5-11 20: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021叶雨闪小说研讨会】读闪小说《表舅爷赴宴》

       一场家宴,打开反腐大旗。财政局局长儿子结婚,那排场、那阔气,非一般人所能比呀!
      然而,作者另辟蹊径,选择了一个并非至亲的小人物——表舅爷。大家知道,农村有这种“一表三不亲”的说法。然而,时下“一人当官,鸡犬升天”的封建意识,并没有在有些人内心根除,这个表舅爷也就在局长儿子婚礼上自然而然的出现了。
      怎样才能让作品更有趣味性呢?这就要看作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作品的巧妙布局了。老头幽默,逮谁跟谁说笑。这就把文章带到了欢快而轻松的氛围里来,让人莞尔一笑继续读下去。哦,原来表舅爷是个风水先生,方圆几十里谁家修房盖屋、打墓下葬都请他去定盘子。难怪嘴皮子利索,在大局长面前也是不卑不亢、说笑自如。一句“相当年,您手持桃木宝剑迎俺一指,神鬼尽逃。谁还敢扰我失眠!”把局长和表舅爷的距离瞬间靠拢,读者终于明白表舅爷的功劳非同一般。
      本文细节描写到位,人物刻画鲜活。表舅爷滋溜一声喝干了酒,指指俺娘说:别听她瞎掰。舅爷没你那学问,卖嘴吃饭罢了。如今你当了领导,失眠的毛病好了没?这段话看是调侃,实际大有文章。想当领导,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办到的事儿,还有,没有思想准备也是行不通的。特别是当下大环境的影响,如果在官场上不能很好的给自己定个位,失眠更是难免。好在有舅爷这个“半仙”指点迷津,能让神鬼尽逃!后文才引入母亲显摆,父亲调侃抱怨的场面。但我内心已经种植了廉政的种子,财政局这个到处飘香的单位,我仍能做到全县公认的德能勤绩廉呀!
      廉政是我的本分!让本文瞬间升华。
   
    第一次写评肯定概括不全面,只因和叶雨老师同为财政人才激发我连夜加班为老师写篇评论,不当之处还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作者:王献伟
   通联: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财政局
   邮编:466100
不断学习,不断创作,不断进取。

2827

帖子

27

精华

5

听众
主题
176
积分
44401
记录
5
收听
0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6-5-11 20: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022
本帖最后由 李子缘 于 2016-5-10 15:11 编辑


傻丫不傻
——读叶雨老师《傻丫》有感
文/李子缘

        在残酷的战争面前,矜持的村姑傻丫,要克服多大的心理障碍,为“我”清洗伤口。
        而伤口的部位,是令人敏感“害羞”的地方。从这里可以看出,傻丫是位多么坚强的姑娘。
         抛头颅洒热血需要勇气,面对陌生男人,敢直面正视和尊重伤员,同样需要勇气,尤其是位年轻的黄花闺女。
        这里看似轻描淡写,却暗藏民族的苦难史,和我军民团结一致舍已为人的民族大义。
        为了我们的最后胜利,身体可以牺牲,姑娘本该矜持的“害羞”可以放下。
        我们做着同样崇高的事情,我们同样重如泰山。
        行文看似俏皮幽默,却是含着泪的笑,读来厚重,激荡满怀!
        人物性格鲜明,呼之欲出,最后开玩笑的一问,表达了天下众生无不向往和平的思想感情!
        全文表达思想明确,以小见大,内涵丰富,大思想,大气魄!
        好文章!李子緣学习了!
        

      姓名:邢俊虎
  邮编:214196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东港镇东青河村确成硅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586461384
  邮箱:409586318@qq.com
  QQ: 409586318
不断学习,不断创作,不断进取。

2827

帖子

27

精华

5

听众
主题
176
积分
44401
记录
5
收听
0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6-5-11 20: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023“傻”玉柱
——读叶雨老师《一只痴情的鸡》有感
文/李子缘

        社会工业化转型期,多少人为了生活背井离乡,夫妻不能团聚,孩子看不见爹娘。
        这同样是一个大的社会问题,作者没用说教,也没有用惯用的具体“事件”来写这种整整一代人,甚至一个时代的阵痛。
         而是巧用两只鸡来暗喻主人公聚少离多的现状,甚至让它的伴侣“死去”……可谓独具匠心。
        “血肉病躯要用血肉之物帮补呀。玉柱心有灵犀,悄没声杀了芦花熬汤给桂花喝。”……这里,玉柱是在装傻,难道他不想与心爱的人在一起?
         生活永远是一个又一个难题,让人不得不去权衡利弊,为了一家人的生活,玉柱只好装傻。
         漂泊在外的人,都是可怜的玉柱。
         总有一代人,要流血。比如前文《傻丫》里的“我”和“傻丫”。
        总有一代人,要流汗流泪,比如千千万万个玉柱和媳妇。
        总有一代人,会幸福。
        我们洒下血汗和眼泪,而我们的后辈,一定会越来越好。
         行文言词优美,写作手法充满浪漫色彩,具有人关怀的现实意义。
         揭示了社会发展中个体百姓的喜怒哀乐,有种亲近的鲜活骨肉感。
         有烟火味的好文章,表现的意义非同一般!
          与一些讨“巧”的文相比,这样的文更有震人心魄的厚重感。
         以“真”以“情”动人,而不是靠“技术”,这才是闪小说的精华所在。
         李子緣学习了!


     姓名:邢俊虎
  邮编:214196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东港镇东青河村确成硅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586461384
  邮箱:409586318@qq.com
  QQ: 409586318
不断学习,不断创作,不断进取。

2827

帖子

27

精华

5

听众
主题
176
积分
44401
记录
5
收听
0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6-5-11 20: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024叶公“好”龙
——读叶雨老师《天上下来一条龙》有感
文/李子缘
        
        读到这篇文,让人自然而然想到“叶公好龙”这则寓言故事,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为了一个“好”字,决策者可谓费尽心机,挖空思想,绞尽脑汁,无所不用其极。
        过程中完全不顾客观规律,脱离实际,甚至不顾百姓死活闹笑话之事比比皆是。
        讽刺很到位,同样在手法上举重若轻,着笔诙谐,借助飞来一条龙,引发一连串事件,看似荒诞,实则现实中真实存在。
        写到结尾,小说看似已经结束,而故事,才刚刚开始。
        作者不动神色,打开一扇神奇的魔幻之门。
        “叶公”们打开了“潘多拉盒子”千奇百怪的故事,即将轮番上演……
         闪小说是一扇门,打开这扇门,门里有个世界……
        好文,李子缘学习了!
        

     姓名:邢俊虎
  地址:无锡市锡山区东港镇东青河村无锡确成硅化学有限公司
  邮编:214196
  手机;15896461384
  邮箱:409586318@qq.com
  QQ:409586318
不断学习,不断创作,不断进取。

2827

帖子

27

精华

5

听众
主题
176
积分
44401
记录
5
收听
0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6-5-11 20: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025从叶雨作品体悟闪小说的审美特质(1324字)
文/郭继端
  在闪小说界,叶雨老师不业余。从文本创作到理论引领,全方位出击。笔耕不辍,佳作不断,贡献卓著。
  作为闪小说的拥趸,自然会对闪界的耀眼星辰投注仰慕的眼神。此次,所选的二十篇作品难以完全凸显叶雨老师的横溢才华和赤子情怀,即便如此,也会给读者一次歆享佳作,积淀提高的机会。
  以下是我学习叶雨老师佳作的一点浅见,仅作管窥,仅为拜谒。
  一,情节构筑亦真亦幻,扑朔迷离。
  谈小说,离不开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伴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作品中人物形象渐趋骨肉丰满,跃然纸上。叶雨小说故事情节的设置,充分考虑读者的阅读期待,引导读者进入生活的迷宫,做饶有兴趣的,惊心动魄的探险。《一只痴情的鸡》中,玉柱可以疗治桂花的病痛却怎么也疗治不了公鸡金羽的抑郁;《真相》中,“另类”干部马副县长的种种异于常理的举止连记者都费解;《鳖事》中,全村妇女中除了万友老婆能生育外集体无状况等等,都成为了读者眼中的迷局,欲知后事如何,需要拨云见日,探幽发微。简直吊足了读者的胃口。这种好奇心驱使读者不读不快,誓揭谜底,最后恍然大悟,拍手称快。应该说,一个故事情节扑朔迷离的作品,会把人物塑造得更加栩栩如生,给人深刻的印象。
  二,语言运用亦庄亦谐,雅俗共赏。
  小说的语言带有作家的个性气质。叶雨闪小说的语言呈现多样性,或质朴或典雅,或庄重或诙谐,不一而足。这样的优势在于适应了不同层次,不同审美需求的受众。让闪小说能够最大限度的实现多层次大范围的普及。《傻丫》《张三送我一只鸡》《炸冰果》等文使用方言俚语,接地气;《戏作三题》《凤鸣姑苏》《奇医秦明章》等文浅唱低徊端庄雅致极具文言气质。
  此中可见作者的文字功底,驾驭语言的技巧和能力。
  三,意蕴营造以简化繁,丰富多彩。
  文学作品是作家对生活的理解和干预。小说再现生活,作家从不奢望以说教的方式来寻求一种疗治的最佳途径。而只是把现实生活中各色人等的生活状态再现,以此引发人们的思考,自省。摆脱生活的无奈和尴尬,达到人生的崇高和美好。也许,世间没有那么多的良心发现;也许,世间惩恶的一面未必就是扬善……生活如山似水,曲曲折折重重叠叠。想要看个清楚明白得一番功夫,得一番修炼。闪小说,只是揭开生活面纱的一角,只是露出生活冰山的一角。大道往往似简实繁,尤其对于智者,又往往呈现似凡实简的特质,因为大道至简。以《凤鸣姑苏》为例,作家把思想寄寓于古典题材,塑造了一位深明大义,善恶分明,敢爱敢恨,爱国爱家的女子形象,集万千优点于一身。既具有古典之美,又具有现实的教育引领意义。
  四,人性凸显似冷实暖,爱恨交织。
  作品反映人性,反映作家的悲悯情怀。作家对世间的所有美好期许都寄寓于作品中,内心的火热隐匿于冷静的笔触,让所有的爱在爱与被爱中得到呈现,成全甚或满足。应该说,爱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生活总没有停止对人的戕害,而更多的勇者超越了苦难,超越了死亡,折射出人性的光芒,对读者达到精神的引领作用。以《感恩的鱼》为例,村主任和瘫奶,二蛋的家庭境遇所形成的强烈对比,是作家对冷漠人性的鞭笞拷问,同时也是对公道良心的呼唤。
       以上发表的仅是对大家之作的一些愚钝的浅见,贻笑大方了。愿闪小说在大家的引领下闪出广阔的领域闪出永恒的境界。
姓名:郭继端
通联:江苏徐州新沂钟吾中学
邮编:221400
手机:13655228076
邮箱:312182166@qq.com
qq:312182166
不断学习,不断创作,不断进取。

2827

帖子

27

精华

5

听众
主题
176
积分
44401
记录
5
收听
0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6-5-11 20:24:17 | 显示全部楼层
026
本帖最后由 叶雨 于 2016-5-11 07:14 编辑


独劈蹊径,彰显文采
——读叶雨老师闪小说《天上下来一条龙》
文/冯丽琴
叶雨老师原名陈德龙,中国闪小说学会副会长,主攻闪小说、小小说及评论,兼写短篇和长篇小说。可谓实力派作家。
读叶雨老师的作品,不仅语言具有强烈感染力,而且主题的反映时代性强,从多角度选材,通过巧妙的构思,合理的情节安排来反映现实生活。或幽默风趣中含有辛辣的讽刺,或朴实无华中带有独特的魅力,或凄切哀婉中蕴有荡气回肠的震憾。读叶雨老师的闪小说作品,不仅是艺术的享受和熏陶,也是对人生的感悟和思索,更是对人生意义灵魂的洗涤。

闪小说《天上下来一条龙》,首先从标题很吸引读者的眼球,龙在天上,呼风唤雨,威力无穷。既然来到人间,不免施展法力,会带给人们新的追求和向往,寄托了作者对未来美好的憧憬。但是反观全文,却是另外的一个面孔,是制造事端的根源,这根源可以让人们力针时弊,着眼于眼下的社会不良现象。所以小说开头着力渲染,龙的传闻,不惜笔墨。因而引起官员们和专家们的注意,兴师动众,立即行动,投入运作。抓机遇促经济,来势迅猛,确实让人们忙碌兴奋。看视轰轰烈烈为民造福,其实后患无穷。这样作者有意安排龙死的结局,出乎意料。使人看起来有点可惜!龙宫里的龙死了,巨作《天龙九部》发挥的效力也未能带来经济效益。这一波一折令人深思。领导不愧是领导,见状另生一计,马上有了新的策划,龙岩洞,建造博物馆。再次高潮迭起,西河湾成败有目共睹。又可谓一波一折,作者用一句话 “西河湾工地更加热闹。”收束全文,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回味无穷。这样的故事情节安排,看似平淡无奇,实则讽喻鲜明,让我们看到领导不从实际出发,盲目挥霍国家和人民的财产,把老百姓的福禄随意打折扣,真是可憎可恨。当官不为民造福,何言老百姓的父母官!
小说尤为难能可贵之处,说官场,看到一群无视老百姓利益的领导,不切实际的举动,令人担忧,透过故事的背后,简直令人发指!行文上下虽无指责之意,长此与此国家的兴盛却让世人堪忧!文章的讽刺意味深长。可以说是作者独具匠心,主题鲜明,寓意深邃。在精心细想中,构思巧妙,打造出的精品力作,彰显艺术风采。
不断学习,不断创作,不断进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闪小说作家论坛|手机版|触屏版|小黑屋|闪小说阅读网 ( 闽ICP备2025097108号-2 )

GMT+8, 2025-9-13 17:29 , Processed in 0.18662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