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丘寺位于古黄河北岸,齐桓公会盟台左侧。方丈是个得道高僧,法号无为。
有个年轻人,在今岁暮秋,专程来寺院找无为和尚,跪求剃度。
无为和尚见来者瘦高,满脸抑郁,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就指着茶台上的一杯水,问年轻人,端得起吗?
茶杯是陶瓷制品,圆筒状,上宽下窄,深红色。多半杯的茶叶水,还袅袅地冒着热气。
年轻人不明就里,以为茶杯有什么玄机,就说,我试试看。
等端起来茶杯,年轻人笑了。
方丈问,重吗?
年轻人摇摇头说,太轻了。
既然不重,就多端一会儿吧。方丈说着,起身走了出去。
起初,年轻人很好笑。——端起来这杯水,轻而易举,能说明什么呢?
时间在座钟的“滴答”声中,一秒一秒地过去。年轻人觉得,手里的杯子,正一点点加重。两个端杯的手腕,也变得又酸又麻。
方丈转回,问年轻人,还和原来一样轻重吗?
年轻人摇摇头。
为什么呢?方丈说,茶杯还是这个茶杯呀。
年轻人说,端得时间长了,自然这样。
如果再给你增加十几个这样轻重的杯子,还端这么久,会怎样呢?
年轻人想了想,如实说,肯定不行。
方丈笑了,趁机说,世上俗事,大多轻如鸡毛蒜皮,如果背负太多太久,必然身心疲惫。就像这杯茶水,该放下就当放下,哪怕放下再端起来,也会轻松许多。你说呢,施主?
年轻人似有所悟,连连点头。
(51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