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第七篇:MP式的罚款(陈德君作品__罚款) 看了陈德君老师的几篇闪文,个人觉得这篇文章写的最具有讽刺性和现实性,讽刺的是胡站长和陶乡长,但却是一种社会现象的真实写真,我不能说所有的罚款都是这样的,但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的代表性,值得思考和想象。 破坏了幼树苗,按照规定是应该罚款的,这个罚款所得也应该用于重新购买新树苗或其他关于树方面的事,只有对当事人进行处罚,才能教育其他的人员,用我们专业的话就是处理你一个,教育一大片,但愿这能成为一种现实而仅仅是一种愿望。 胡站长的秉公。胡站长把头一摇,说:“必须按规定罚款。一棵幼树20元,共计是112棵,罚款2240元。”这是多好的领导干部啊,秉公执法,按章办事,一视同仁,所有的这些优秀名词都用在了胡站长的头上,我作为站长都能这么严格要求自己,那其他的同志呢,你必须向我看齐,以后不管哪家出现这类情况,都必须这样,也只能这样,因为陶乡长都缴了罚款,除非你是县长,当然县长的觉悟会更高,这是党的好领导,好干部,好儿女。 胡站长的圆滑。如果仅用圆滑,好象还不足以来形容他,虽然他只是一个个体,但还是一种现象的代表,或许这个社会需要这样的处事方式,或许是巴结领导的一个机会,或许我还能被提拨,或许,太多的或许。站长的圆滑,不是自己说的,而是通过第三人的交代来展示的,这个罚款确实交了,但只是在口袋里被捂了一下子,又回到该去的地方。胡开心,佩服自己的处理方式。陶满意,我既交了罚款,又赢得了民心,也做了带头的作用,老孙眼瞪大了,这个结果让他一下子佩服了两个人,而且他一定是活广告。 陶乡长的自然。“喏,他把罚的那钱背地里又给我啦!“陶乡长说着从衣兜掏出来一叠钱在夫人眼前一晃。如果,这个钱没有罚,那最终产生的效果远远不如这个来得更为“圆滑”和“到位”,胡处理的得体,陶收的也自然,还把群众的眼给晃了一下。 既解决了罚款的问题,也解决了领导的难题。这样的干部如果不使用,那又用谁呢? 陶夫人顿时眉开眼笑,对夫人的的形容,在整个文章中,只用了两个词,一个是眉开眼笑,一个是责怪,就这样简简单单的两个词,就把官场中的夫人形象给勾画出来,也为陶走向监狱留下了伏笔和铺垫。 再次阅读后,感觉文章结构简单,叙述没有大起大落,讽刺味十足,思考空间非常之大,回味无穷,建议官人多读。 -------------------------------------------- 原文 罚款 文/陈德君 乡林业站的胡站长和陶乡长是同事知交。胡站长经常去乡下陶乡长家里喝酒,每次陶夫人对他的到来都盛情招待一番。 有一次掏乡长的孩子在林地里放牧糟踏了一百多棵幼树,护林员老孙找到胡站长问这事咋处理。胡站长检查一下现场,情况属实。老孙说:“这是乡长家的牲畜,我看就算了吧。” 胡站长把头一摇,说:“必须按规定罚款。一棵幼树20元,共计是112棵,罚款2240元。” 老孙一听惊得张大了嘴,说:“罚这么钱,我看弄个百八十块挡挡众人的眼就算了。” “不行,我若对乡长家照顾面子,那对别人咋办?” 当天,胡站长就罚了陶乡长家的款。当时围观的乡民们都伸出了大拇指,称赞胡站长真是个铁面无私的“胡青天”,县领导也表扬了他。 过了两天,陶乡长从县里开会回来,陶夫人对他说了胡站长罚款之事。说他交了个不懂人情的家伙,若知这样,来家吃饭那些饭菜不如喂狗。 陶乡长听了,笑道:”胡站长这个人还不错嘛!“ “咋的,他罚了咱们,你还说他好?“ “喏,他把罚的那钱背地里又给我啦!“陶乡长说着从衣兜掏出来一叠钱在夫人眼前一晃。 陶夫人顿时眉开眼笑。 没多久,胡站长调到县林业局当了副局长。 |